西辽河流域1952年~2007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趋势

被引:38
|
作者
孙小舟 [1 ,2 ,3 ]
封志明 [1 ]
杨艳昭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襄樊学院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Penman-Monteith模型; Kendall秩次相关法; 西辽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西辽河流域在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量增加导致水资源紧缺,参考作物蒸散量可为该区作物灌溉和区域灌溉需水量提供定量依据,本文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西辽河流域11个气象台站1952年~2007年来的月和年参考作物蒸散量,采用Kendall秩次相关法,对变化趋势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西辽河流域多年平均蒸散量介于861~1330mm之间,空间分布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态势,月最高气温是西辽河流域年内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主导因素;②近55年来,西辽河流域年际蒸散量变化整体呈增加趋势,但增加不显著,季节分布情况而言,多数站点春季和夏季参考作物蒸散量呈增加趋势,秋季和冬季呈减少趋势;③夏季蒸散量的变化是西辽河流域年蒸散量变化的主导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79 / 4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纵向岭谷区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顾世祥
    何大明
    李远华
    李靖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3) : 24 - 29
  • [2] 极端干旱区柽柳林地蒸散量及能量平衡分析
    司建华
    冯起
    席海洋
    常宗强
    [J]. 干旱区地理, 2006, (04) : 517 - 522
  • [3] 中国水面蒸发量的变化
    任国玉
    郭军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 31 - 44
  • [4] 近30年我国干湿状况变化的区域差异
    尹云鹤
    吴绍洪
    郑度
    杨勤业
    [J]. 科学通报, 2005, (15) : 1636 - 1642
  • [5] 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
    吴绍洪
    尹云鹤
    郑度
    杨勤业
    [J]. 地理学报, 2005, (01) : 3 - 11
  • [6] 西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赵学山
    石华
    [J]. 内蒙古水利, 2004, (04) : 19 - 20
  • [7] 甘肃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研究
    封志明
    杨艳昭
    丁晓强
    郑海霞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 99 - 103
  • [8] 土壤水盐运动模式研究及其在干旱区农田的应用
    姚德良
    朱进生
    谢正桐
    李新荣
    张景光
    刘立超
    [J]. 中国沙漠, 2001, (03) : 72 - 76
  • [9]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康绍忠等著, 1994
  • [10] Evaluation of pan coefficient for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for semi-arid region
    Gundekar, H. G.
    Khodke, U. M.
    Sarkar, S.
    Rai, R. K.
    [J]. IRRIGATION SCIENCE, 2008, 26 (02) : 169 -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