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中国“去工业化”与美国“再工业化”冲突之谜解析——来自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外部性的分析
被引:88
|作者:
黄永春
[1
,2
]
郑江淮
[2
]
杨以文
[3
,2
]
祝吕静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3] 江苏教育学院经济系
来源:
关键词:
中国;
去工业化;
美国;
再工业化;
交互外部性;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03.002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71.2 [];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摘要:
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和高附加值特征,很多发展中国家正在谋划从工业主导经济向服务主导经济的转变。然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却在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这种逆向产业调整战略似乎不符合产业结构的变迁规律,并与中国的"去工业化"进程产生冲突。本文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交互外部性为切入点,通过理论研究、模型解析,以及实证数据的论证,指出中国之所以推进"去工业化",是因为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尤其落后,以致服务业对制造业带动作用较弱,致使中国经济增长呈现放缓特征。因此,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助推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美国之所以实施"再工业化",是因为美国产业发展过度"去工业化",限制了依赖于已有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这又使得美国服务业的发展缺少先进制造业的需求拉动,以致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下滑。因此,从表象上看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似乎形成了冲突;但究其本质,两国都在纠正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寻求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共生发展,以借助两产业的交互外部性,实现经济的稳健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9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