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

被引:176
作者
杨庆媛
田永中
王朝科
周滔
刘筱非
机构
[1]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大学经济系,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重庆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北京,重庆,贵阳,重庆,重庆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 模式; 西南丘陵山地区; 重庆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通过对样本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及土地利用特点的研究 ,从丘陵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 ,提出两种土地整理模式 :一是农林综合开发整理模式 ,即居民点闲置土地的复垦利用与抛荒地利用结合 ,与山地区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结合 ,进行退宅还林 ;二是新村建设整理模式 ,即由政府对新村统一规划 ,供给道路等基础设施 ,引导农民集中建房的“政府引导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并对重庆市渝北区新春村的新村建设的运作和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469 / 4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难点与对策 [J].
周滔 ;
杨庆媛 ;
刘筱非 .
中国土地科学, 2003, (05) :45-49
[2]   近1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 [J].
田光进 ;
刘纪远 ;
庄大方 .
地理学报, 2003, (05) :651-658
[3]   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和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J].
杨庆媛 ;
张占录 .
中国软科学, 2003, (06) :115-119
[4]   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 [J].
田光进 ;
刘纪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张宗科 ;
赵晓丽 ;
谭文彬 .
遥感学报, 2002, (04) :307-312+326
[5]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初步研究 [J].
张保华 ;
张二勋 .
土壤, 2002, (03) :160-163
[6]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J].
朱会义 ;
何书金 ;
张明 .
地理研究, 2001, (06) :669-678
[7]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 [J].
蔡运龙 .
地理研究, 2001, (06) :645-652
[8]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李平 ;
李秀彬 ;
刘学军 .
地理研究, 2001, (02) :129-138
[9]   论乡村城镇化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 [J].
陈美球 ;
吴次芳 .
经济地理, 1999, (06) :97-100
[10]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运作模式与政策选择 [J].
叶艳妹 ;
吴次芳 .
农业经济问题, 1998, (10)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