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中国生育水平推算——基于“六普”数据的初步研究

被引:53
作者
朱勤
机构
[1]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创新基地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总和生育率; 年龄移算; 存活倒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1 [人口政策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文章根据公布的"六普"数据,对2000~2010年中国生育水平进行模拟推算,并与往年普查及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2000年"五普"0~14岁低龄人口漏登2 056万人,女性漏登率高于男性,1岁和7岁组漏登率最高;2000~2010年育龄妇女人数增长了7.86%,生育水平相对较低的35~49岁女性增幅较大;总和生育率经历了由降到升、再到稳中有降的过程,2000~2009年历年加总的总和生育率平均值为1.48。另外,"五普"低龄人口漏登并未导致此前一些研究认为的近10年"生育率被严重低估"的结果,由普查与调查数据直接获得的总和生育率与推算值之间的平均落差仅为0.09。在生育率低走、育龄妇女人口规模缩小且其年龄结构持续老化的多重影响下,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急剧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7+112 +1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 [J].
郭志刚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6) :2-13+111
[2]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经验与启示 [J].
王谦 ;
崔红艳 ;
李睿 ;
庞江倩 ;
陈卫 ;
杨胜慧 .
人口研究, 2010, 34 (06) :19-31
[3]   低年龄人口数据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J].
翟振武 ;
陶涛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01) :28-35+111
[4]   总和生育率的测算及分析 [J].
张青 .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04) :35-42+95
[5]   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数据的评估与调整 [J].
王广州 .
人口与经济, 2004, (05) :60-66
[6]   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 [J].
郭志刚 .
人口研究, 2004, (02) :10-19
[7]   1990~2000年中国生育模式变动及生育水平估计 [J].
王金营 .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04) :36-42
[8]   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的初步评价 [J].
张为民 ;
崔红艳 .
人口研究, 2002, (04) :23-27
[9]   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 [J].
于学军 .
人口研究, 2002, (03)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