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创新与二氧化碳排放

被引:277
作者
严成樑 [1 ]
李涛 [1 ]
兰伟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计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创新; 二氧化碳强度;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创新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内生增长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二氧化碳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原因是,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技术水平越高,从而二氧化碳强度越低;另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越多;上述两种作用之间存在一个权衡。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30个省份1997—2012年的数据,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信贷规模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FDI规模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金融市场融资规模、金融业的竞争、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有负向影响。本文认为,应更好的发挥金融发展的技术提升效应,通过金融发展和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3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阶段性特征研究 [J].
林伯强 ;
毛东昕 .
金融研究, 2014, (08) :101-117
[2]   中国不同经济增长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J].
鲁万波 ;
仇婷婷 ;
杜磊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106-118
[4]   从开放宏观的视角看环境污染问题:一个综述 [J].
陆旸 .
经济研究, 2012, 47 (02) :146-158
[5]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J].
李锴 ;
齐绍洲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60-72+102
[6]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关系研究 [J].
杨子晖 .
世界经济, 2011, 34 (06) :100-125
[7]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 [J].
解维敏 ;
方红星 .
金融研究, 2011, (05) :171-183
[8]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 [J].
陈诗一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24-143
[9]   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 [J].
林伯强 ;
刘希颖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66-78
[10]   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J].
魏巍贤 ;
杨芳 .
统计研究, 2010, 27 (07) :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