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辽坳拉槽古—中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及其对锰矿沉积的控制作用

被引:11
作者
靳松 [1 ,2 ]
郭华 [2 ]
余文超 [2 ]
杜远生 [2 ]
马鹏飞 [2 ]
机构
[1]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燕辽坳拉槽; 中元古界; 高于庄组; 锰矿; 裂谷盆地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32 [锰];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燕辽坳拉槽中元古界高于庄组桑树鞍亚组底部为锰富集层段,虽然对于锰质来源、锰矿成因及形成环境存在认识分歧,但多数学者均认为高于庄组锰矿的形成与燕辽坳拉槽的盆地裂谷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搜集前人锰矿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典型锰矿床——迁西秦家峪锰矿进行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锰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液。通过分析主要锰矿点分布与燕辽裂谷盆地主要断裂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裂谷盆地内北东向主断裂与北西向传递断裂的交汇处,或被断裂所围限的闭塞、深水滞流环境,是高于庄组锰矿形成的最有利部位,矿层厚度大,品位相对较高。该研究表明燕辽坳拉槽裂谷盆地结构对高于庄组锰矿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且同沉积断裂作为热液活动的通道,为成锰盆地提供了主要的矿质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841 / 85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天津矿产资源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J].
王丽瑛 ;
黄凡 ;
朵兴芳 ;
屠立鹏 .
地质学报, 2020, 94 (01) :50-64
[2]   北京区域成矿规律综述 [J].
方同明 ;
高学泉 ;
刘林生 ;
刘旭东 ;
李莉 ;
程新彬 ;
何付兵 ;
张晓亮 ;
董静 ;
林天懿 ;
郭高轩 .
地质学报, 2020, 94 (01) :36-49
[3]   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论古/中元古代的界限 [J].
耿元生 ;
旷红伟 ;
杜利林 ;
柳永清 ;
赵太平 .
岩石学报, 2019, 35 (08) :2299-2324
[4]   二叠纪贵州遵义次级裂谷盆地结构及其对锰矿的控制作用 [J].
刘志臣 ;
周琦 ;
颜佳新 ;
汪洋 ;
陈登 ;
钟月丽 ;
秦先进 .
古地理学报, 2019, 21 (03) :517-526
[5]   凌源-宁城盆地地中元元古代早早期盆盆地构构造演演化过程程研究究 [J].
孙求实 ;
郜晓勇 ;
宗文明 .
地质论评, 2017, 63(S1) (S1) :133-135
[6]   天津蓟县东水厂锰方硼石矿床成因新认识 [J].
王富良 ;
付勇 ;
徐志刚 ;
裴浩翔 ;
江冉 ;
周文喜 .
地质学报, 2016, 90 (02) :398-408
[7]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裂解事件:以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裂谷带岩浆与沉积作用研究为例 [J].
刘超辉 ;
刘福来 .
岩石学报, 2015, 31 (10) :3107-3128
[8]   华北克拉通北缘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来自燕辽裂陷槽中部长城系碱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 [J].
张健 ;
田辉 ;
李怀坤 ;
苏文博 ;
周红英 ;
相振群 ;
耿建珍 ;
杨立功 .
岩石学报, 2015, 31 (10) :3129-3146
[9]   冀西北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J].
缪建普 ;
邓佳 ;
易大宝 .
有色金属文摘, 2015, 30 (03) :31-32
[10]   中-新元古界标准剖面蓟县系首获高精度年龄制约——蓟县剖面雾迷山组和铁岭组斑脱岩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研究 [J].
李怀坤 ;
苏文博 ;
周红英 ;
相振群 ;
田辉 ;
杨立公 ;
Warren D HUFF ;
Frank R ETTENSOHN .
岩石学报, 2014, 30 (10) :2999-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