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含油气盆地的分布和形成

被引:35
作者
滕吉文
王谦身
刘元龙
魏斯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盆地; 油气; 上地幔; 地质构造; 地球物理场特征; 郯庐断裂; 渤海油田; 隆起区; 地壳厚度; 新生代沉积; 中国东部地区; 地幔隆起; 陆缘; 大陆边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中国东部陆缘地区——郯庐断裂带两侧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特征,阐述了其与一串含油气裂谷型盆地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其沉积和演化。 结果表明:这一系列含油气盆地,分布在上地幔顶部的隆起地区,均具有异常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这些盆地中有着巨厚的中、新生代的沉积,具备了良好的生油与储油条件。它们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并且受着深部地幔物质运移的制约。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渤海裂谷系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有关的油气聚集 [J].
陈昌明 ;
黄家宽 ;
陈景山 ;
田兴有 ;
陈瑞君 ;
李琍 .
中国科学, 1980, (10) :976-982
[2]   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石油演化特征及人工模拟研究 [J].
汪本善 ;
刘德汉 ;
张丽洁 ;
李昭平 ;
邵文兰 .
石油学报, 1980, (01) :43-51
[3]   大庆油田注水开发 [J].
唐曾熊 .
石油学报, 1980, (01) :63-76
[4]   中国深部构造研究的进展 [J].
曾融生 .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4) :336-345
[5]   华北块断构造区的现代引张应力场 [J].
高名修 .
地震地质, 1979, (02) :1-12
[6]   东北地区地壳结构特征与地震分布 [J].
钟以璋 ;
卢造勋 ;
刘天革 .
地震地质, 1979, (02) :13-21
[7]   北京、天津、唐山和张家口地区的地壳结构 [J].
滕吉文 ;
姚虹 ;
周海南 .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3) :218-236
[8]   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特征 [J].
唐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79, (01) :30-37
[9]   根据重力资料探讨北京—天津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构造 [J].
刘元龙 ;
王谦身 ;
赵建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1) :9-17
[10]   辽南地区地壳构造轮廓 [J].
王谦身 ;
刘元龙 .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3) :16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