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

被引:121
作者
赵玉春
王叶红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西南涡; 地形; 对流; 暴雨; 高原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多途径探测与再分析资料,通过诊断分析、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对2008年7月20~21日一次高原涡东移诱生西南涡并引发川中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了西南涡特大暴雨发生的中尺度环境场特征,特殊地形和非绝热物理过程在高原涡东移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原涡形成后沿高原东北侧下滑,在四川盆地诱生出西南涡,川中特大暴雨在西南涡形成过程中由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活动造成。高原涡东移诱生的低层偏东气流在川西高原东侧地形的动力强迫抬升作用下,释放对流有效位能激发出MCSs产生强降水,降水凝结潜热加热反馈驱动西南涡快速发展。地形的动力作用仅能形成浅薄的西南涡,降水凝结潜热的加入才能使西南涡充分发展。高原涡的发展主要受地面热通量影响,它的发展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南涡能否形成。盆地周边高大山脉对西南涡的位置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盆地周边高大山脉上叠加的中小尺度地形对西南涡和暴雨带的整体位置影响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暴雨的落区。
引用
收藏
页码:819 / 83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青藏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大尺度条件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276-1287
[2]   凝结潜热与地表热通量对一次西南低涡暴雨影响分析 [J].
段海霞 ;
陆维松 ;
毕宝贵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315-1323
[3]   高原东侧一次大暴雨过程动力热力特征分析 [J].
屠妮妮 ;
陈静 ;
何光碧 .
高原气象, 2008, (04) :796-806
[4]   引发川东暴雨的西南低涡演变特征个例分析 [J].
于波 ;
林永辉 .
大气科学, 2008, (01) :141-154
[5]   1990—2004年西南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 [J].
陈启智 ;
黄奕武 ;
王其伟 ;
谈哲敏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633-642
[6]   一次热带系统北上引发华南大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研究 [J].
赵玉春 ;
李泽椿 ;
肖子牛 ;
谌芸 .
气象学报, 2007, (04) :561-577
[7]   在“鞍”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西南低涡发展的物理过程分析及其对川东暴雨发生的作用 [J].
陈栋 ;
李跃清 ;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 2007, (02) :185-201
[8]   一次“北涡南槽”型广西强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 [J].
覃丽 ;
寿绍文 ;
刘泽军 ;
陆汉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27-34
[9]   典型梅雨暴雨系统的云系及其相互作用 [J].
覃丹宇 ;
方宗义 ;
江吉喜 .
大气科学 , 2006, (04) :578-586
[10]   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对一次盆地中尺度涡旋及暴雨的数值试验 [J].
何光碧 .
高原气象, 2006, (03) :43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