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断裂带晚第四纪左旋走滑速率及其构造运动转换模式讨论

被引:117
作者
徐锡伟
P.Tapponnier
J.Van Der Woerd
F.J.Ryerson
王峰
郑荣章
陈文彬
马文涛
于贵华
陈桂华
A.S.Meriaux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LaboratoiredeTectonique,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France,IGPP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Livermore,CA,USA,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 左旋走滑速率; 构造转换; 挤出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在高分辨率SPOT卫星数字影像和大比例尺航片处理、断错地貌制图、野外核实与位移测量基础上,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碳十四(14C)和热释光(TL)等多种测年手段,厘定了各断错地貌面的形成年龄,得到了阿尔金断裂带不同段落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阿克赛以西的中、西段左旋走滑速率可达(17.5±2)mm/a,肃北-石包城段为(11±3.5)mm/a左右,疏勒河口段减少到(4.8±1)mm/a左右,东端宽滩山段仅约(2.2±0.2)mm/a,左旋走滑速率突变点位于阿尔金断裂带中东段存在分支活动逆断层向南东扩展的肃北、石包城和疏勒河等三联点上.矢量分析表明,三联点东、西两侧左旋滑动速率的减少量转换成了阿尔金断裂带中东段南盘北西向活动道断层上的地壳缩短和上盘推覆体抬升,形成了党河南山、大雪山、祁连山等条块山地.因此,青藏高原北部物质向东挤出的速率和幅度是有限的,符合“叠瓦状道冲转换——有限挤出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967 / 974+1024 +1024-10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J].徐锡伟;闻学泽;郑荣章;马文涛;宋方敏;于贵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 S1
[2]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J].
邓起东 ;
张培震 ;
冉勇康 ;
杨晓平 ;
闵伟 ;
楚全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20-1030+1057
[3]  
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走滑过程的沉积响应.[J].陈正乐;张岳桥;陈宣华;王小凤;A.S.Ramon;W.B.Zack;.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1, S1
[4]   山西六棱山北麓晚第四纪不规则断裂作用的地貌学研究 [J].
徐锡伟,米仓伸之,铃太康弘,邓起东,汪一鹏,王存玉,竹内章 .
地震地质, 1996, (02) :169-181
[5]   阿尔金活断层的古地震与分段 [J].
丁国瑜 .
第四纪研究, 1995, (02) :97-106
[6]  
世界屋脊之谜.[M].孙鸿烈 主编;潘裕生等 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  
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M].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编著;.地震出版社.1993,
[8]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M].《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丁国瑜主编;.地震出版社.1991,
[9]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M].国家地震局《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制;马杏垣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