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基于36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482
作者
李斌
彭星
欧阳铭珂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门槛效应;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04.00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效率测度模型及结合ML生产率指数来测算分行业的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衡量标准,同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环境规制和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计算出门槛值。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中国工业分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非但没有出现增长,反而出现一定的倒退,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导致其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甚至为负,中国工业增长方式越发显现粗放和外延性特征。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影响中国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却存在环境规制强度的"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低于门槛值1.999时,环境规制对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而当环境规制强度介于门槛值1.999和3.645之间时,逐步加大环境规制力度会有利于促进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当环境规制强度越过门槛值3.645时,加强环境规制会对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负面作用。尽管如此,环境规制还必须同时跨越科技创新水平门槛和所有制结构门槛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赵文军 ;
于津平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18-31
[2]   中国制造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J].
李玲 ;
陶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5) :70-82
[3]   高强度的环境规制真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J].
沈能 ;
刘凤朝 .
中国软科学, 2012, (04) :49-59
[4]   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J].
李静 ;
沈伟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4 (02) :56-65
[5]   国际生产分割、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 [J].
高越 ;
李荣林 .
世界经济研究, 2011, (12) :78-83+86
[6]   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J].
庞瑞芝 ;
李鹏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36-47+59
[7]   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 [J].
赵彦云 ;
刘思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4) :34-48+81
[8]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95-109
[9]   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129-143
[10]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研究 [J].
涂正革 ;
肖耿 .
世界经济, 2009, 32 (11) :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