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丘陵区秸秆还田的腐解特征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105
作者
陈尚洪 [1 ]
朱钟麟 [1 ]
吴婕 [1 ]
刘定辉 [1 ]
王昌全 [2 ]
机构
[1]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2]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秸秆覆盖; 秸秆腐解; 土壤理化性质;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6.06.034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分析水稻、小麦、油菜秸秆的养分含量和化学组成的基础上,通过田间两年四作的定位试验,探讨了紫色丘陵区秸秆还田的腐解变化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含有丰富的养分,经腐解后给土壤提供了大量的碳、氮、磷、钾。在腐解过程中,还田后的前3个月分解快,后期分解缓慢;3种秸秆在田间的分解速率(K):麦秸>稻草>油菜秸,秸秆翻埋>秸秆面施;养分释放速度钾>磷>氮。测定了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将实验结果拟合为经验关系式。秸秆覆盖还田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秸秆覆盖还田还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得到一定提高,从而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柠条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变化研究 [J].
刘娜娜 ;
赵世伟 ;
王恒俊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3) :15-17
[2]   秸秆还田对紫色土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J].
徐泰平 ;
朱波 ;
汪涛 ;
况福虹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30-32+36
[3]   覆盖与灌溉条件下农田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J].
李全起 ;
陈雨海 ;
于舜章 ;
吴巍 ;
周勋波 ;
董庆裕 ;
余松烈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37-40
[4]   黄土高原区农田覆盖效应与前景分析 [J].
梁银丽 ;
张成娥 ;
郭东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1) :65-67
[5]   有机物料中有机碳、氮矿化进程及土壤供氮力研究 [J].
张璐 ;
沈善敏 ;
廉鸿志 ;
宇万太 .
土壤通报, 1997, (02) :24-26
[6]   农田秸秆覆盖节水效应研究 [J].
周凌云 ;
周刘宗 ;
徐梦雄 ;
不详 .
生态农业研究 , 1996, (03) :51-54
[7]   不同有机物料的腐解残留率及其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J].
须湘成 ;
张继宏 ;
汪景宽 ;
唐耀先 .
土壤通报, 1993, (02) :53-56
[8]  
土壤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黄昌勇主编, 2000
[9]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10]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物理研究室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