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价

被引:15
|
作者
李洁 [1 ]
赵锐锋 [1 ]
谢作轮 [1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区域; 社会—生态系统; 脆弱性; 驱动因子;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12.02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305 ;
摘要
以甘肃省为例,从脆弱性的角度出发,运用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探寻甘肃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为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屏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甘肃省的区域脆弱性程度呈自南向北递增趋势;中等脆弱性地区占甘肃省的面积最大,达到36.1%;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对脆弱性起共同作用,但社会因素为主要的驱动因子;甘肃省的地理分区与脆弱性分区在空间上基本保持一致。最后依据不同区域各自的特点提出了降低脆弱性的有益意见。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社会脆弱性概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
    黄晓军
    黄馨
    崔彩兰
    杨新军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11) : 1512 - 1525
  • [2] 湖泊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以滇池为例
    余中元
    李波
    张新时
    [J]. 经济地理, 2014, 34 (08) : 143 - 150
  • [3] 气候变化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研究的认知
    刘绿柳
    许红梅
    马世铭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 10 (04) : 254 - 259
  • [4]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一个基于生态地理区域的研究(英文)
    赵东升
    吴绍洪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24 (02) : 237 - 248
  • [5] 社会生态系统及脆弱性驱动机制分析
    余中元
    李波
    张新时
    [J]. 生态学报, 2014, 34 (07) : 1870 - 1879
  • [6] Assessing Vulnerability to Drought Based on Exposure,Sensitivity and Adaptive Capacity:A Case Study in Middle Inner Mongolia of China[J]. LIU Xiaoqian,WANG Yanglin,PENG Jian,Ademola K BRAIMOH,YIN He.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3(01)
  • [7] 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田亚平
    向清成
    王鹏
    [J]. 地理研究, 2013, 32 (01) : 55 - 63
  • [8] 干旱区绿洲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
    高超
    金凤君
    雷军
    张小雷
    [J]. 经济地理, 2012, 32 (08) : 43 - 49
  • [9]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评估——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窦玥
    戴尔阜
    吴绍洪
    [J].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 311 - 322
  • [10] 沿海城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李博
    韩增林
    [J]. 经济地理, 2010, 30 (10) : 1722 -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