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效率、增长目标硬约束与货币政策超调

被引:83
作者
马草原
李成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国有投资; 经济效率; 增长目标约束; 货币政策超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基于对中国特殊经济制度环境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分析,本文揭示了货币政策超调现象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调控对国有经济渠道的高度依赖,通过改变国有投资比重引发经济效率变化,导致货币政策"投资结构效应"部分抵消了"投资总量效应",使政策当局在"求均衡"和"保增长"之间陷入两难困境。在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下,货币政策必然加大"投资总量效应"以抵补"投资结构效应"对政策效果的削弱,货币政策超调在所难免。消除货币政策超调,避免由于矫枉过正的反周期调控引发经济波动,必须纠正货币政策调控对国有经济渠道的过度依赖,注重经济效率变化对政策效果的反馈影响,适当淡化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突出结构优化和均衡发展在调控目标中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9+160 +16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31]   为什么中国经济不是过冷就是过热? [J].
刘霞辉 .
经济研究, 2004, (11) :58-68
[32]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33]   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J].
卢峰 ;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1) :42-55+206
[34]   “中国之谜”——文献综述和一个假说 [J].
伍志文 .
经济学(季刊), 2003, (04) :39-70
[35]   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 [J].
石建民 .
经济研究, 2001, (05) :45-52+94
[37]   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J].
姚洋 .
经济研究, 1998, (12) :29-35
[38]   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1995, (12) :10-22
[39]  
Redistribution in a Decentralized Economy: Growth and Inflation in China under Reform[J] . Loren Brandt,Xiaodong Zhu.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0 (2)
[40]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When Is Up Really Down?[J] . Chong-en Bai,David D. Li,Yijiang Wang.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