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以湖南靖州照洞锰矿床为例

被引:9
作者
李凤杰 [1 ,2 ]
雷玉龙 [3 ]
龚光林 [3 ]
张昊 [1 ,2 ]
沈凡 [1 ,2 ]
荆锡贵 [1 ,2 ]
成晓雨 [1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湖南地质勘查院
关键词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大塘坡组; 矿床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32 [锰];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了分析湘西南南华系大塘坡组照洞锰矿的沉积环境,对照洞锰矿床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认为:照洞锰矿赋存于大塘坡组底部碳酸锰层中,包括条纹状菱锰矿和块状菱锰矿两种矿石类型.湘西南照洞锰矿的常量元素TiO2、SiO2、K2O、Fe2O3、S与Al2O3之间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CaO、MgO、MnO、P2O5和Al2O3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常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与黔东、湘西的典型锰矿之间存在一致性,反映这些锰矿可能具有相似的成矿背景.照洞锰矿的Fe/Mn值低,Th/U、Ni/Co、V/Cr、V/(V+Ni)等沉积环境古氧相的指标显示,湘西南照洞锰矿形成时的水体处于常氧-贫氧的条件下.湘西南照洞锰矿稀土元素总量较高,PAAS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重稀土亏损,中稀土富集的特征,具有弱的Ce正异常,类似现代海底铁锰结核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484 / 34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黔东新元古代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锰矿的控矿意义.[D].周琦.中国地质大学.2008, 10
[2]   南拉萨地块中部早侏罗世仁钦则花岗闪长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J].
邹洁琼 ;
余红霞 ;
王保弟 ;
黄丰 ;
曾云川 ;
黄文龙 ;
文雅倩 ;
张钊 ;
范子尘 ;
谈荣钰 .
地球科学, 2018, 43 (08) :2795-2810
[3]   广西东平富Ga含锰岩系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J].
李启来 ;
伊海生 ;
夏国清 ;
季长军 ;
金峰 .
地球科学, 2017, 42 (09) :1508-1518
[4]   南海北部甲烷渗漏系统环境变化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J].
杨克红 ;
于晓果 ;
初凤友 ;
董彦辉 .
地球科学, 2016, 41 (07) :1206-1215
[5]   湖南湘潭锰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 [J].
史富强 ;
朱祥坤 ;
闫斌 ;
刘燕群 ;
张飞飞 ;
赵妮娜 ;
褚明恺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6, 35 (03) :443-456
[6]   贵州省松桃县道坨超大型锰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朱祥坤 ;
彭乾云 ;
张仁彪 ;
安正泽 ;
张飞飞 ;
闫斌 ;
李津 ;
高兆富 ;
覃英 ;
潘文 .
地质学报, 2013, 87 (09) :1335-1348
[7]   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系统与成矿模式——以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为例 [J].
周琦 ;
杜远生 ;
覃英 .
矿床地质, 2013, 32 (03) :457-466
[8]   湖北古城锰矿的沉淀形式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张飞飞 ;
闫斌 ;
郭跃玲 ;
朱祥坤 ;
周琦 ;
杨德智 .
地质学报, 2013, 87 (02) :245-258
[9]   贵州从江高增新元古代大塘坡组锰矿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J].
杨瑞东 ;
高军波 ;
程玛莉 ;
魏怀瑞 ;
许利群 ;
文雪峰 ;
魏晓 .
地质学报, 2010, 84 (12) :1781-1790
[10]   扬子地台北缘锰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J].
李会民 ;
李智明 .
地质与勘探, 2005, (01)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