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中国东北古亚洲与古太平洋构造域演化与转换
被引:32
作者
:
王五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王五力
郭胜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郭胜哲
机构
:
[1]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
地质与资源
|
2012年
/ 21卷
/ 01期
关键词
:
古亚洲构造域;
古亚洲洋;
古太平洋及其构造域;
滨太平洋构造域;
演化与转换;
D O I
:
10.13686/j.cnki.dzyzy.2012.01.018
中图分类号
:
P547 [历史大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现今分布于中朝、塔里木古陆与西伯利亚古陆之间的古亚洲构造域,既存在于前中生代,也存在于中新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不能等同于古亚洲洋及其构造域.作为古亚洲构造域一部分的古亚洲洋开始于晚寒武世—奥陶纪,结束于中三叠世.古太平洋及其构造域形成于晚古生代,印支期后,成为滨太平洋构造域.在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与古亚洲构造域并存,形成两个构造域的板内造山带、局部盆山构造和东北高原.早白垩世形成以滨太平洋构造域为主体的北北东向盆山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1]
拼贴板块构造及其驱动机理.[M].谢鸣谦著;.科学出版社.2000,
[12]
长白山北段地壳的形成与演化.[M].李锦轶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13]
中国东北环太平洋带构造地层学.[M].王五力等著;.地质出版社.1995,
[14]
中国东北地体与东北亚大陆边缘演化.[M].邵济安著;.地震出版社.1995,
[15]
黑龙江东南部穆棱地区“麻山群”的特征及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对佳木斯地块最南缘地壳演化的制约
颉颃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颉颃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苗来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福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福勤
刘敦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刘敦一
[J].
地质通报,
2008,
27
(12)
: 2127
-
2137
[16]
晚中生代的中国东部高原:证据、问题和启示
张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旗
王元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元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金惟俊
李承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承东
[J].
地质通报,
2008,
(09)
: 1404
-
1430
[17]
晚侏罗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与变形特征
董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董树文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岳桥
陈宣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陈宣华
龙长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龙长兴
王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振宇
胡健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胡健民
[J].
地球学报,
2008,
(03)
: 306
-
317
[18]
松辽盆地西北边界部分地球物理特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殿秘
韩立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韩立国
翁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翁爱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凤旭
[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6)
: 1722
-
1727
[19]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
董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董树文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岳桥
龙长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龙长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振宇
季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季强
王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涛
胡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胡建民
陈宣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陈宣华
[J].
地质学报,
2007,
(11)
: 1449
-
1461
[20]
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格架及其中——新生代演化
吴根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吴根耀
矢野孝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鳥取大学教育地域科学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矢野孝雄
[J].
地质通报,
2007,
(07)
: 787
-
800
←
1
2
3
4
5
6
→
共 55 条
[11]
拼贴板块构造及其驱动机理.[M].谢鸣谦著;.科学出版社.2000,
[12]
长白山北段地壳的形成与演化.[M].李锦轶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13]
中国东北环太平洋带构造地层学.[M].王五力等著;.地质出版社.1995,
[14]
中国东北地体与东北亚大陆边缘演化.[M].邵济安著;.地震出版社.1995,
[15]
黑龙江东南部穆棱地区“麻山群”的特征及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对佳木斯地块最南缘地壳演化的制约
颉颃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颉颃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苗来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福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福勤
刘敦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刘敦一
[J].
地质通报,
2008,
27
(12)
: 2127
-
2137
[16]
晚中生代的中国东部高原:证据、问题和启示
张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旗
王元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元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金惟俊
李承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承东
[J].
地质通报,
2008,
(09)
: 1404
-
1430
[17]
晚侏罗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与变形特征
董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董树文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岳桥
陈宣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陈宣华
龙长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龙长兴
王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振宇
胡健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胡健民
[J].
地球学报,
2008,
(03)
: 306
-
317
[18]
松辽盆地西北边界部分地球物理特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殿秘
韩立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韩立国
翁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翁爱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凤旭
[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6)
: 1722
-
1727
[19]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
董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董树文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张岳桥
龙长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龙长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振宇
季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季强
王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涛
胡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胡建民
陈宣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陈宣华
[J].
地质学报,
2007,
(11)
: 1449
-
1461
[20]
东亚大陆边缘的构造格架及其中——新生代演化
吴根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吴根耀
矢野孝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鳥取大学教育地域科学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矢野孝雄
[J].
地质通报,
2007,
(07)
: 787
-
800
←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