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5 条
中国东北古亚洲与古太平洋构造域演化与转换
被引:32
作者:

王五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郭胜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机构:
[1]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古亚洲构造域;
古亚洲洋;
古太平洋及其构造域;
滨太平洋构造域;
演化与转换;
D O I:
10.13686/j.cnki.dzyzy.2012.01.018
中图分类号:
P547 [历史大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今分布于中朝、塔里木古陆与西伯利亚古陆之间的古亚洲构造域,既存在于前中生代,也存在于中新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不能等同于古亚洲洋及其构造域.作为古亚洲构造域一部分的古亚洲洋开始于晚寒武世—奥陶纪,结束于中三叠世.古太平洋及其构造域形成于晚古生代,印支期后,成为滨太平洋构造域.在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与古亚洲构造域并存,形成两个构造域的板内造山带、局部盆山构造和东北高原.早白垩世形成以滨太平洋构造域为主体的北北东向盆山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 [1] 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和大陆动力学[J]. 地学前缘, 2011, 18 (03) : 1 - 1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郭安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董云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姚安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 [2] 松嫩地块及其研究意义[J]. 地学前缘, 2011, 18 (03) : 57 - 65唐克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邵济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李永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 [3]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1, 30(Z1) (Z1) : 205 - 213张兴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乔德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跃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淑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赵庆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5] 黑龙江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J]. 地质与资源, 2010, 19 (03) : 191 - 196张兴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前燕山期主要地质事件[J].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 900 - 915赵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拴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刘建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胡健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刘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裴军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7]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满都胡宝拉格地区早—中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0, 29 (01) : 21 - 25周志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谷永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汇聚的研究进展和展望[J]. 中国科学基金, 2009, 23 (05) : 281 - 286董树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钟大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王成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沙金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陈宣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 [9] 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4) : 584 - 605李锦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天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亚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孙桂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朱志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励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10] 中国东部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岩石圈减薄:与大火成岩省的关系[J]. 地学前缘, 2009, 16 (02) : 21 - 51张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承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元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