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旅游客流空间特性研究

被引:111
作者
宣国富
陆林
汪德根
章锦河
杨效忠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3]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南京
[4] 安徽芜湖
关键词
旅游客流; 空间潜力模型; 空间行为; 三亚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旅游流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旅游客流空间特性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本文研究了中国典型的海滨旅游地———三亚市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 ;在重力模型的基础上 ,以航空票价为经济距离指标 ,建立了基于航空廊道的旅游客流空间潜力模型 ;分析了三亚市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认为三亚市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广泛 ,所建立的旅游客流空间潜力模型可以用于指导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定位 ,三亚市旅游者空间行为以飞行 /驾驶式为主。建议三亚市建立旅游航空票价调节基金来降低飞机票价 ,降低旅游交通门槛 ,促进旅游客流量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J].
吴必虎 ;
李咪咪 ;
黄国平 .
地理研究, 2002, (05) :617-626
[2]   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 [J].
保继刚 ;
郑海燕 ;
戴光全 .
地理学报, 2002, (01) :96-106
[3]   基于铁路廊道的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场域分析 [J].
王铮 ;
周嵬 ;
李山 ;
王瑛 ;
黄涛 ;
蒋轶红 .
地理学报, 2001, (02) :206-213
[4]   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 [J].
杨新军 ;
牛栋 ;
吴必虎 .
经济地理, 2000, (04) :105-108+117
[5]   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 [J].
张捷,都金康,周寅康,张思彦,潘冰 .
地理学报, 1999, (04) :71-78
[6]   旅游流体系研究 [J].
唐顺铁 ;
郭来喜 .
旅游学刊, 1998, (03) :38-41
[7]   旅游地理文献分析 [J].
陆林 .
地理研究, 1997, (02) :106-113
[8]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 [J].
吴必虎 ;
唐俊雅 ;
黄安民 ;
赵荣 ;
邱扶东 ;
方芳 .
地理学报, 1997, (02) :3-9
[9]   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 [J].
陆林 .
地理学报, 1996, (04) :315-321
[10]   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关系研究 [J].
牛亚菲 .
地理学报, 1996, (01) :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