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水岩相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84
作者
付金华 [1 ,2 ]
邓秀芹 [1 ,2 ]
楚美娟 [1 ,2 ]
张海峰 [1 ,2 ]
李士祥 [1 ,2 ]
机构
[1]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深水岩相;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长7油层组; 非常规油气资源;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3.05.01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广泛发育深水沉积。沉积物的粒度、沉积结构与构造、有机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表明,深水沉积岩可划分为四种岩相类型,分别为油页岩岩相、暗色泥岩岩相、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岩相和砂岩岩相。其中,油页岩岩相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测井曲线具有高阻、高伽马、低电位和时差跳跃频繁等特征;暗色泥岩岩相具有富含有机质、中低阻、中高伽马、高密度和高时差等特征;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岩相具有中电阻、低伽马、高密度、时差跳跃频繁等特征,泥质含量20~70%;砂岩岩相表现出低的电阻、时差和伽马、泥质含量小于20%的特征,并刻画了各种深水岩相的剖面发育特征。深水斜坡带和湖底平原区的岩相组合存在较大的差异。深水岩相对非常规油气资源意义重大,其中油页岩岩相和暗色泥岩岩相为盆地中生界主力烃源岩,深水砂岩岩相是盆地大规模致密油的重要储集体,砂质泥岩与泥质砂岩岩相、暗色泥岩岩相富含丰富的页岩油资源,也具有潜在经济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28 / 93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地层学与砂体成因研究 [J].
刘自亮 ;
朱筱敏 ;
廖纪佳 ;
陈杰 .
地学前缘, 2013, 20 (02) :1-9
[2]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3砂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新认识 [J].
付金华 ;
高振中 ;
牛小兵 ;
文佳涛 ;
梁晓伟 ;
程文 ;
王成玉 ;
邱安南 .
古地理学报, 2012, 14 (06) :695-706
[3]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及其演化 [J].
付金华 ;
李士祥 ;
刘显阳 ;
邓秀芹 .
古地理学报, 2012, 14 (03) :269-284
[4]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及其演化特征 [J].
楚美娟 ;
郭正权 ;
白嫦娥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 34 (02) :13-18+164
[5]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岩性油藏成藏流体动力系统特征及其意义 [J].
邓秀芹 ;
姚泾利 ;
胡喜锋 ;
李士祥 ;
刘鑫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1 (06) :1044-1050
[6]   鄂尔多斯盆地中及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与油气勘探的突破 [J].
邓秀芹 ;
付金华 ;
姚泾利 ;
庞锦莲 ;
孙勃 .
古地理学报, 2011, 13 (04) :443-455
[7]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湖盆沉积中心厚层砂体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J].
付锁堂 ;
邓秀芹 ;
庞锦莲 .
沉积学报, 2010, 28 (06) :1081-1089
[8]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深水沉积组合特征 [J].
邓秀芹 ;
李文厚 ;
李士祥 ;
独育国 .
地质科学 , 2010, (03) :745-756
[9]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沉积相分析 [J].
杨华 ;
窦伟坦 ;
刘显阳 ;
张才利 .
沉积学报, 2010, 28 (02) :254-263
[10]   陆相湖盆深水砂质碎屑流成因机制与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邹才能 ;
赵政璋 ;
杨华 ;
付金华 ;
朱如凯 ;
袁选俊 ;
王岚 .
沉积学报, 2009, 27 (06) :1065-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