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2 条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时空演变与经济社会驱动机理
被引:38
|作者:
程钰
[1
]
刘婷婷
[2
]
赵云璐
[1
]
王亚平
[1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空气质量;
高污染产业;
汽车尾气;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绿色发展;
京津冀;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9.10.023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6 ;
070602 ;
摘要:
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福祉的重要因素,但频发的雾霾已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宜居城市建设,大气治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选取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AQI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区域内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PCA—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甄别与测度空气质量影响因子,并尝试分析城市空气质量演变的经济社会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AQI总体降低16.95%,空气质量趋于改善;季节差异显著,呈现典型的"单峰谷"特征;月度变化轨迹呈U型曲线,与"冬重夏轻"的季节特征相适应。空间趋势上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出中间高两侧低的"中心—外围"结构,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高集聚、低低集聚模式明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能源效率、交通压力、城市绿化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应从区域产业结构、城市管理水平、能源使用效率、环境经济政策等角度切入,强化雾霾治理的区域协调机制,推动研究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92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