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沉积背景

被引:77
作者
于炳松陈建强李兴武林畅松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硅质岩;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沉积背景; 塔里木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1.010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对塔里木盆地北部肖尔布拉克寒武系露头剖面中 8.8m厚的黑色页岩夹硅质岩组合中的硅质岩的系统采样分析表明 ,该硅质岩具有深源成因特征。其低的Th/U和Rb/Sr比也证明了其沉积时所具有的深部物源和热水注入迹象。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Ce/Ce 从 0 .4 2到 0 .79,平均 0 .5 7。Ce的负异常明显。这些稀土元素的参数特征与加利福尼亚弗朗希斯科杂岩 (FranciscanComplex)中沉积在大洋海底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十分相似。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Eu/Eu 值从 8.0 5下降到 1.0 3。其相对较高的Eu/Eu 值很有可能反映了热水的注入。Eu/Eu 值从剖面底部到顶部的系统降低反映了剖面底部的热水作用最强烈 ,向上热水作用逐渐减弱。上述一系列的地球化学标志指示该硅质岩应沉积在离洋中脊不远的、具有深源物质 /热水注入的远洋盆地背景中。结合区域地质和伴生黑色页岩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认为 ,该套硅质岩的形成与上升洋流的影响有关。上升洋流将形成于大洋盆地背景中的物质带到大陆边缘陆棚环境中发生沉积 ,造成了沉积在陆棚环境中的硅质岩 ,在地球化学组成上保留了其大洋盆地背景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沉积岩物质成分所蕴含的地球深部信息 [J].
于炳松 ;
乐昌硕 .
地学前缘, 1998, (03) :105-112
[2]   贵州地区新元古代-三叠纪沉积岩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地壳演化 [J].
于炳松 ;
裘愉卓 .
现代地质, 1998, (02) :24-30
[3]   扬子地块西南部晚元古代——三叠纪沉积地球化学演化 [J].
于炳松 ;
裘愉卓 ;
李娟 .
沉积学报, 1997, (04) :129-135+149
[4]   湘黔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热演化条件 [J].
李胜荣 ;
高振敏 .
地质地球化学, 1996, (04) :30-34
[5]   湘黔地区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稀土特征──兼论海相热水沉积岩稀土模式 [J].
李胜荣 ;
高振敏 .
矿物学报, 1995, (02) :225-229
[6]   扬子地台前寒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 [J].
范德廉 ;
叶杰 ;
杨瑞英 ;
黄忠祥 .
沉积学报, 1987, (03) :81-95+181
[7]  
低温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涂光炽等 著, 1998
[8]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层序地层及其沉积学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乐昌硕等著, 1996
[9]  
华南元古宙基底演化和成矿作用[M]. 科学出版社 , 涂光炽等著, 1993
[10]  
Source tracing of noble metal elements in Lower Cambrian black rock series of Guizhou-Hunan Provinces, China[J] . Shengrong Li,Zhenmin Gao.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20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