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区抗虫杂交棉稀植留叶枝效应研究

被引:12
作者
申贵芳 [1 ]
王景会 [1 ]
王宗文 [1 ]
李汝忠 [1 ]
刘德宝 [2 ]
王铁书 [2 ]
赵永民 [3 ]
翟云明 [3 ]
机构
[1]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2] 大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 山东农兴种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不同生态区; 稀植留叶枝;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08.05.021
中图分类号
S562.048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江苏大丰和山东惠民为试点,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抗虫杂交棉去、留叶枝处理及其与密度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留叶枝处理对株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果枝数没有明显影响,不同密度处理对单株叶枝数影响不大,但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叶枝数减少;除大丰试点最高密度处理外,不同密度下留叶枝处理的皮棉产量均高于去叶枝处理,大丰和惠民两试点分别平均增产5.41%和12.90%;大丰试点以1.8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最优,其次为2.4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惠民试点则以3.75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产量最高,其次为4.2万株/hm2留叶枝处理组合。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结合稀植简化整枝栽培技术推广杂交棉,是实现杂交棉高产高效的重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棉花栽培学.[M].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   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回顾和展望 [J].
邢朝柱 ;
靖深蓉 ;
邢以华 .
棉花学报, 2007, (05) :337-345
[3]   稀植留叶枝棉花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研究 [J].
李伶俐 ;
马宗斌 ;
房卫平 ;
谢德意 ;
张东林 ;
台国琴 .
棉花学报, 2007, (01) :8-12
[4]   棉花营养枝利用的研究 [J].
董合忠 ;
李维江 ;
李振怀 ;
唐薇 ;
张冬梅 .
棉花学报, 2003, (05) :313-317
[5]   棉花叶枝的生长及利用研究进展 [J].
戴敬 ;
郑伟 ;
杨举善 .
中国棉花, 2003, (06) :2-5
[6]   留叶枝棉花的成铃规律 [J].
徐立华 ;
何循宏 ;
李国锋 ;
杨德银 .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01) :37-41
[7]   棉花留叶枝密度与产量及构成产量诸因子关系的分析 [J].
李国锋 ;
何循宏 ;
徐立华 ;
李秀章 ;
杨德银 .
中国棉花, 2001, (11) :11-13
[8]   留叶枝棉花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 [J].
徐立华 ;
李国锋 ;
何循宏 ;
杨德银 .
江苏农业学报, 2001, (03) :153-157
[9]   留营养枝棉花群体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研究 [J].
孙学振 ;
施培 ;
单世华 ;
宋宪亮 ;
周治国 .
华北农学报, 2000, (03) :77-81
[10]   棉花叶枝发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徐立华 ;
陈祥龙 ;
李秀章 ;
何循宏 ;
杨德银 .
中国棉花, 1999, (01)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