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47
作者
马爱军 [1 ]
王新安 [1 ]
杨志 [2 ]
曲江波 [2 ]
雷霁霖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烟台市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
关键词
大菱鲆; 生长性状; 遗传力; 遗传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4种不同地理群体大菱鲆为亲本,采用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采卵授精技术,按照1雄配2雌的原则,构建了28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56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每个母系生长到6月龄的全同胞个体60个后代的体长、全长、体高、体重,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利用全同胞资料,采用方差、协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菱鲆6月龄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对性状遗传力研究结果表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均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显著的母性效应。基于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的遗传力是大菱鲆体长、全长、体高、体重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估计的遗传力准确可靠,估计值分别为0.282、0.251、0.283、0.450,为中高等遗传力,显示对大菱鲆生长性状进行选择育种具有很大的潜力。对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依据父系半同胞遗传协方差组分和表型协方差分别估计体长-全长、体长-体高、体长-体重、全长-体高、全长-体重、体高-体重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在0.888—0.985,表型相关在0.864—0.957,各性状间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经t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四个不同地理群体数量形态特征比较 [J].
马爱军 ;
王新安 ;
雷霁霖 ;
杨志 ;
曲江波 ;
许可 .
海洋与湖沼, 2008, (01) :24-29
[2]   刺参耳状幼体体长遗传力的估计 [J].
栾生 ;
孙慧玲 ;
孔杰 .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03) :378-383
[3]   三种红鲤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相关分析 [J].
李思发 ;
王成辉 ;
刘志国 ;
项松平 ;
王剑 ;
潘增云 ;
段江萍 ;
徐志彬 .
水产学报, 2006, (02) :175-180
[4]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养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J].
雷霁霖 ;
马爱军 ;
陈超 ;
庄志猛 .
中国工程科学, 2005, (05) :30-34
[5]   进口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苗种的遗传结构分析 [J].
申雪艳 ;
宫庆礼 ;
雷霁霖 ;
孔杰 ;
翟介明 ;
李波 .
海洋与湖沼, 2004, (04) :332-341
[6]   大菱鲆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进展附视频 [J].
马爱军 ;
雷霁霖 ;
陈四清 ;
张秀梅 .
海洋与湖沼, 2003, (04) :450-459
[7]   虾夷马粪海胆早期生长发育的遗传力估计 [J].
刘小林 ;
常亚青 ;
相建海 ;
宋坚 ;
曹学彬 .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3) :206-211
[8]   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 [J].
雷霁霖 ;
门强 ;
王印庚 ;
王秉新 .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04) :1-7
[9]   大菱鲆产卵季节对卵子的生物学及生化特征的影响附视频 [J].
马爱军 ;
雷霁霖 ;
陈四清 ;
张秀梅 ;
陈大刚 .
海洋与湖沼, 2002, (01) :75-82
[10]   牙鲆和大菱鲆养殖群体的分子标记和遗传变异 [J].
邹曙明 ;
李思发 ;
蔡完其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4)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