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北段矿山梁构造解析及其油气勘探

被引:24
作者
陈竹新
贾东
魏国齐
李本亮
曾庆
胡潜伟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江苏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江苏南京
关键词
龙门山; 前锋带; 矿山梁; 双重构造; 油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矿山梁构造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典型的前锋构造之一,经历了晚三叠世和新生代两期构造挤压变形。矿山梁构造几何学上表现为一个双重构造:浅层是一个晚三叠世形成的断层转折褶皱;深层则是在新生代形成的三个逆冲岩片叠置所构成的隐伏堆垛背斜构造。深部构造的发育改造了上覆晚三叠世形成的浅层构造。矿山梁构造的有利勘探部位是深部的隐伏冲断构造,尤其是新生代构造变形中最早形成的构造岩片即岩片1,但该构造能否具有较好的油气潜力则取决于深部构造顶部滑脱层的封堵能力。分析认为新生代形成的隐伏冲断构造是龙门山冲断带前锋带中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445 / 4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平衡剖面分析 [J].
陈竹新 ;
贾东 ;
张惬 ;
魏国齐 ;
李本亮 ;
魏东涛 ;
沈扬 .
地质学报, 2005, (01) :38-45
[2]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 [J].
贾东 ;
陈竹新 ;
贾承造 ;
魏国齐 ;
李本亮 ;
张惬 ;
魏东涛 ;
沈扬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3) :402-410
[3]   库车褶皱冲断带克拉苏三角带及其油气潜力 [J].
杨明慧 ;
金之钧 ;
吕修祥 ;
孙冬胜 .
地球科学, 2002, (06) :745-750
[4]   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的几何特征及应变分析 [J].
于苏俊 .
矿物岩石, 2000, (04) :67-74
[5]   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构造带的构造特征与油气 [J].
刘志宏 ;
卢华复 ;
贾承造 ;
胡中全 ;
徐晓星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9, (03) :215-221
[6]   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与前陆盆地演化 [J].
陶晓风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9, (01) :76-80
[7]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戴苏兰 ;
Dennis Arne ;
C.J.L.Wilson .
地质学报, 1995, (03) :205-214
[8]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J].
刘和甫 ;
梁慧社 ;
蔡立国 ;
沈飞 .
地质学报, 1994, (02) :101-118
[9]   龙门山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J].
林茂炳 ;
吴山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46-55
[10]  
库车——柯坪再生前陆冲断带油气聚集和勘探.[M].贾承造;卢华复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