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及天然气富集特征

被引:142
作者
夏日元
唐健生
关碧珠
罗伟权
马振芳
周树勋
于忠平
潘令红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2] 长庆石油勘探局
关键词
古岩溶地貌,天然气富集,风化壳,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地貌形态对天然气储集起着控制作用,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台地、岩溶盆地3种二级和9种次一级(三级)类型。岩溶台地的岩溶作用最强烈,是天然气富集的最有利地区;岩溶高地中的平台、岩溶台地中的缓丘、岩溶盆地中的残丘层状岩溶比较发育,主力气层保存完整,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地区;岩溶高地与岩溶台地接触部位,为水动力转换带,天然气比较富集。沟槽两侧上方的斜坡地带是高产气井的有利分布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国家“八五”天然气科技攻关丰硕成果梗概 [J].
戴金星 .
天然气工业, 1996, (05) :1-5+105
[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古生代岩溶及有利油气勘探区块预测 [J].
郝蜀民,司建平,许万年 .
中国岩溶, 1994, (02) :176-188
[3]   陕甘宁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的发现 [J].
杨俊杰 .
天然气工业, 1991, (02) :1-6+6
[4]  
古岩溶与油气储层[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矿产研究所,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译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