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主栽高产籼稻根系形态特征及其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被引:38
作者
陈达刚
周新桥
李丽君
刘传光
张旭
陈友订
机构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广州分中心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华南; 籼稻; 根系性状; 产量; WinRhizo;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明不同类型高产籼稻的根系形态特征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以7个目前在华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导品种(组合)合美占、桂农占、玉香油占、粤晶丝苗2号、五优308、天优998、天优122为材料,在2010—2011年进行两年盆栽试验,分别考察分蘖盛期、抽穗期及成熟期的单株、单茎及单条不定根形态性状,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抽穗期的根系分枝特征,并计算根系形态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杂交籼稻组合各生育时期的单株根数、单株根长、单茎根长及单条根长均显著大于常规籼稻品种;单株和单茎的根体积与干重差异不明显;常规稻单条根质量则普遍高于杂交稻。(2)抽穗期不同级别根的表面积和体积均为不定根>粗分枝根>细分枝根,杂交稻不同级别根的总长度为粗分枝根>不定根>细分枝根,常规稻则为不定根>粗分枝根>细分枝根;杂交稻的分枝根总长度及粗分枝根和细分枝根的长度、表面积、体积都显著大于常规稻;常规稻的平均根直径则显著大于杂交稻。(3)杂交稻与常规稻根系特征的主要差异是单株根数和长度的差异,分蘖数和单条根长度的差异是两者根系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4)单株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根干重等12个根系性状分别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不定根数和分枝根总表面积分别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这些结果为水稻根系遗传改良和超高产育种及栽培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899 / 190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影响粳稻品种吸氮能力的根系性状 [J].
于小凤 ;
李进前 ;
田昊 ;
彭斌 ;
张燕 ;
王熠 ;
袁秋梅 ;
黄建晔 ;
王余龙 ;
董桂春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21) :4358-4366
[2]   超级稻协优9308衍生群体根系与地上部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J].
梁永书 ;
占小登 ;
高志强 ;
林泽川 ;
沈希宏 ;
曹立勇 ;
程式华 .
作物学报, 2011, 37 (10) :1711-1723
[3]   基于图像分析方法的水稻根系形态特征指标的定量分析 [J].
顾东祥 ;
汤亮 ;
曹卫星 ;
朱艳 .
作物学报, 2010, 36 (05) :810-817
[4]   不同库容量类型籼稻品种根系性状的差异 [J].
董桂春 ;
董燕萍 ;
张彪 ;
周娟 ;
李进前 ;
于小凤 ;
田昊 ;
王余龙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9) :3058-3066
[5]   大穗型籼稻品种根系性状的基本特点 [J].
董桂春 ;
李进前 ;
田昊 ;
于小凤 ;
张彪 ;
张传胜 ;
张岳芳 ;
黄建晔 ;
王余龙 .
作物学报, 2009, 35 (07) :1357-1363
[6]   两优培九及其父本扬稻6号抽穗后叶片与根系衰老特点的研究 [J].
薛艳凤 ;
郎有忠 ;
吕川根 ;
张洪熙 ;
朱庆森 ;
杨建昌 ;
邹江石 .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03) :7-11
[7]   不同氮利用效率水稻基因型的根系形态与生理指标的研究 [J].
魏海燕 ;
张洪程 ;
张胜飞 ;
杭杰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马群 ;
张庆 ;
刘艳阳 .
作物学报, 2008, (03) :429-436
[8]   高温胁迫对早稻根系质膜ATPase活性及NH4+吸收的影响 [J].
石庆华 ;
李木英 ;
许锦彪 ;
谭雪明 .
作物学报, 2006, (07) :1044-1048
[9]   影响籼稻品种产量水平的主要根系性状 [J].
张传胜 ;
王余龙 ;
龙银成 ;
董桂春 ;
杨连新 ;
黄建晔 .
作物学报, 2005, (02) :137-143
[10]   水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的相关及根系性状的遗传研究 [J].
石庆华 ;
黄英金 ;
李木英 ;
徐益群 ;
谭雪明 ;
张佩莲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4) :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