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式规划理论的简介,批判与借鉴

被引:18
作者
王丰龙 [1 ]
陈倩敏 [2 ]
许艳艳 [3 ]
刘云刚 [4 ]
机构
[1] 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
[2]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3] 佛山市禅城区张槎国土城建和水务局
[4]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范式; 沟通式规划; 批判; 战略规划; 借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803 ; 0833 ;
摘要
本文在回顾近百年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的基础上,将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划分为经验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四个范式,并着重对目前西方主流的沟通式规划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和批判性总结。本文认为,一方面,沟通式规划存在着假设前提的脆弱性、实施过程的矛盾性和实践结果的松散性三大重要缺陷,其自身的这种局限性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沟通式规划理论作为西方规划百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形式,也有很多值得中国城市规划借鉴的地方。作者即以中国规划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也是沟通式规划经常被应用的领域)——战略规划为例,探讨了如何借鉴西方沟通式规划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1]   范式沉浮——百年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构 [J].
王丰龙 ;
刘云刚 ;
陈倩敏 ;
许艳艳 .
国际城市规划, 2012, 27 (01) :75-83
[2]   尺度的人文地理内涵与尺度政治——基于1980年代以来英语圈人文地理学的尺度研究 [J].
刘云刚 ;
王丰龙 .
人文地理, 2011, 26 (03) :1-6
[3]   从概念规划走向结构规划——广州战略规划的回顾与创新 [J].
吕传廷 ;
吴超 ;
黄鼎曦 .
城市规划, 2010, 34 (03) :17-24
[4]   以全新规划视角破解城市发展困境——以《梧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为例 [J].
刘李力 .
规划师, 2009, (11) :30-34
[5]   后新自由主义时代中国规划理论的范式转变 [J].
张庭伟 ;
Richard LeGates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5) :1-13
[6]   沟通式规划理论发展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J].
阮并晶 ;
张绍良 ;
恽如伟 ;
马诚超 .
城市规划, 2009, 33 (05) :38-41+78
[7]   城市规划理论类型划分的研究综述 [J].
史舸 ;
吴志强 ;
孙雅楠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3 (01) :48-55+83
[8]   中国地理学的二元结构 [J].
刘云刚 ;
许学强 .
地理科学, 2008, (05) :587-593
[9]   建立对规划体系与“惯例”的认识 [J].
帕齐希利 ;
曹康 ;
王晖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3) :1-4
[10]  
通过辩论做规划:规划理论中的交往转向[J]. 帕齐·希利,曹康,王晖.国际城市规划.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