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TBB资料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的分析和描述

被引:24
作者
姚秀萍
刘还珠
赵声蓉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3]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北京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4]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北京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TBB资料; >275KTBB值带的季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1.3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卫星TBB资料和500 hPa位势高度场资料, 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的北进及南撤特征。结果表明: 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TBB场呈带状分布, >275K的TBB区随季节的变化从1月至12月表现为先北跳又南落之势, 它与西太副高的北跳和南落同步, 其大值区可以表征西太副高的范围。西太副高脊线(500 hPa上的u=0 线)与TBB大值区轴线的走向基本一致。不同季节可以不同的TBB值来描述西太副高。同时指出, 以TBB大值区所描述的西太副高与雨区的配置较588 gpdm等高线与雨区的配置要好, 并且可以避免588 gpdm等高线所产生的假象。另外, 每3 h TBB场的分析可为暴雨的逐3 h预报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江淮流域旱涝灾害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预报方法研究 [J].
丁太胜 ;
胡雯 ;
马晓群 ;
盛绍学 ;
刘惠敏 ;
荀尚培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02) :147-154
[2]   高原及冷空气对1998和1991年夏季西太副高及雨带的影响 [J].
宋敏红 ;
钱正安 .
高原气象, 2002, (06) :556-564
[3]   青藏高原夏季TBB场与水汽分布关系的初步研究 [J].
江吉喜 ;
范梅珠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1) :20-24
[4]   OLR资料描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一种方法 [J].
许晨海 ;
倪允琪 ;
朱福康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1, (03) :377-382
[5]   初夏热带西太平洋对流云团周期性西北传播与梅雨带的变动 [J].
王亚非 ;
山崎信雄 .
气象学报, 2000, (06) :692-703
[6]   青藏高原冬季OLR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联系 [J].
朱乾根 ;
盛春岩 ;
陈敏 .
高原气象, 2000, (01) :75-83
[7]   云南及其邻近地区OLR场的气候特征 [J].
解明恩 ;
鲁亚斌 ;
普贵明 .
高原气象, 1999, (02) :3-5
[8]   1998年夏季ITCZ和副高异常特征的分析 [J].
江吉喜 ;
范梅珠 .
海洋预报, 1999, (02) :43-49
[9]   90年代西太平洋副高异常的分析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杨义文 ;
赵振国 .
气象, 1998, (08) :9-14
[10]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空间模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J].
王晓春 ;
吴国雄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7, (02)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