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流输沙通量垂向分布研究——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流沙地表风沙流观测为例

被引:27
作者
杨东亮 [1 ,2 ,3 ]
王雪芹 [1 ]
胡永锋 [1 ,2 ]
杨帆 [1 ,2 ]
韩章勇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流沙地表; 输沙通量; 垂向分布模型; 平均跃移高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于2010年4—6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外缘流沙地进行风速、风向和输沙量同步观测,利用观测到的28组数据对输沙通量的垂向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4.5~8m.s-1的风速区间内,总输沙率随风速增长速率较慢,大于8m.s-1时增长迅速。在较小风速时,4个高度层(1cm、3cm、9cm和19cm)的输沙比率变化不明显,当风速大于6.6m.s-1时,1cm和19cm高度输沙比率的调整较为明显,前者减小而后者增加,中间两层(3cm、9cm)则维持一定波动。不同的蚀积条件对于输沙通量的垂向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平均跃移高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表沙粒的吹蚀和堆积过程。在4种常见的描述输沙通量垂向分布的模型中,Zingg的修正幂函数具有最好的拟合程度,但反映的风沙流信息最少,简单幂函数的参数包涵了最为丰富的风沙流信息但拟合程度最差,指数函数同时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和参数意义,Fryrear的幂函数则与指数函数恰恰相反。在沙物质以极细沙为主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指数函数较之简单幂函数能更好地描述该区域输沙通量的垂向分布,验证并补充了风洞实验的结果。综合比较认为,指数函数能更好地描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输沙通量的垂向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631 / 6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莫高窟顶戈壁偏东风作用下输沙率变化的观测研究 [J].
柳本立 ;
张伟民 ;
刘小宁 ;
张国彬 ;
邱飞 ;
詹洪涛 .
中国沙漠, 2010, 30 (03) :516-521
[2]   不同沙源供给条件下砾石床面的风沙流结构与蚀积量变化风洞实验研究 [J].
张伟民 ;
汪万福 ;
张克存 ;
柳本立 .
中国沙漠, 2009, 29 (06) :1015-1020
[3]   荒漠-绿洲过渡带风况及输沙势分析——以策勒县为例 [J].
邢文娟 ;
雷加强 ;
王海峰 ;
李生宇 ;
靳正忠 ;
曾凡江 .
干旱区研究, 2008, (06) :894-898
[4]   海岸横向沙脊表面风沙流结构粒度响应的野外观测研究 [J].
董玉祥 ;
Hesp P A ;
Namikas S L ;
马骏 .
中国沙漠, 2008, (06) :1022-1028
[5]   HDPE蜂巢式固沙障研制与防沙效应实验研究 [J].
屈建军 ;
井哲帆 ;
张克存 ;
俎瑞平 ;
韩庆杰 ;
韩光中 ;
牛清河 .
中国沙漠, 2008, (04) :599-604
[6]   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垄风沙活动强度特征 [J].
廖空太 ;
李耀辉 ;
刘虎俊 ;
王继和 ;
苏志珠 ;
唐进年 ;
丁峰 ;
张景春 ;
俄有浩 ;
郑庆钟 .
中国沙漠, 2008, (03) :399-404+599
[7]   风沙流中不同粒径组沙粒的输沙量垂向分布实验研究 [J].
冯大军 ;
倪晋仁 ;
李振山 .
地理学报, 2007, (11) :1194-1203
[8]   风沙流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 [J].
李振山 ;
倪晋仁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8, (03) :90-98
[9]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外围的天然植被 [J].
张立运 ;
夏阳 .
干旱区研究, 1997, (03) :16-22
[10]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沙物质粒度特征 [J].
钱亦兵,张希明,李晓明 .
中国沙漠, 1995, (02) :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