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干湿区植被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6
作者
孙善磊 [1 ]
孙杰 [2 ]
李洪利 [1 ]
黄珏 [1 ]
顾人颖 [1 ]
骆杨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关键词
典型干湿区; NDVI; 气候因子; 温度; 降水;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09.036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中国干湿区分布图,选取典型的干旱地区(额济纳地区)、半干旱/半湿润(关中盆地/黄土高原)和湿润地区(鄱阳湖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82~2000年的NDVI数据和1981~2000年3个研究区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了不同干湿分布区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温度、降水)之间相互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植被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中,干旱地区(额济纳地区)植被对降水的变化较为敏感;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关中盆地/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对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均较为敏感;而湿润地区(鄱阳湖地区)植被对温度的变化敏感;植被对气候因子的影响中,干旱地区(额济纳地区)前一年冬季植被NDVI与当年夏季温度、降水的分别呈显著的负、正相关;而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关中盆地/黄土高原地区)当年植被NDVI与当年温度呈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713 / 47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西北地区NDVI变化及其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 [J].
李震 ;
阎福礼 ;
范湘涛 .
遥感学报, 2005, (03) :308-313
[2]   近50年北京植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时效——基于遥感数据和物候资料的分析 [J].
张学霞 ;
葛全胜 ;
郑景云 .
生态学杂志, 2005, (02) :123-130
[3]   荒漠绿洲NDVI与气候、水文因子的相关分析 [J].
张远东 ;
徐应涛 ;
顾峰雪 ;
潘晓玲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6) :816-821
[4]   植被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Ⅱ:机理分析 [J].
郑益群 ;
钱永甫 ;
苗曼倩 ;
于 革 ;
孔玉寿 ;
章东华 .
气象学报, 2002, (01) :17-30
[5]   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敏感性实验 [J].
刘树华 ;
文平辉 ;
张云雁 ;
洪钟祥 ;
胡非 ;
刘辉志 .
气象学报, 2001, (05) :533-548
[6]   绿洲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气候的关系(英文) [J].
潘晓玲 ;
巢纪平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1, (01) :42-52
[7]   NDVI对降水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的敏感性 [J].
李晓兵 ;
王瑛 ;
李克让 .
地理学报, 2000, (S1) :82-89
[8]   中国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基于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J].
孙红雨 ;
王长耀 ;
牛铮 ;
布和敖斯尔 ;
李兵 .
遥感学报, 1998, (03) :204-210
[9]   不均匀植被分布对地表面和大气边界层影响的数值试验 [J].
季劲钧 ;
苗曼倩 .
大气科学, 1994, (03) :293-302
[10]   Global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NDVI and climatic variables and NDVI trends: 1982-1990 [J].
Ichii, K ;
Kawabata, A ;
Yamaguchi, 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2, 23 (18) :3873-3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