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和植物残体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39
作者
张薇 [1 ]
王子芳 [1 ]
王辉 [2 ]
郑杰炳 [1 ]
鲍金星 [1 ]
高明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矿化; 植物残体; 土壤水分; 紫色水稻土; 有机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为期62 d的实验室恒温(28±1)℃培养方法,研究了土壤水分和植物残体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矿化速率在培养30 d后基本达到稳定,好气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高于淹水条件,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对植物残体的矿化速率进行拟合表明,好气条件下,植物残体的分解速率常数(k值)大小顺序为蚕豆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而淹水条件则为水稻秸秆>蚕豆秸秆>玉米秸秆。水分状况和植物残体化学组分的差异影响紫色水稻土中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碳累积矿化量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013 / 10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含水量对14C标记秸秆和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J].
唐国勇 ;
童成立 ;
苏以荣 ;
吴金水 ;
肖和艾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3) :538-543
[2]   水分对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J].
张文菊 ;
童成立 ;
杨钙仁 ;
吴金水 .
生态学报, 2005, (02) :249-253
[3]   干土效应对土壤生物组成及矿化与硝化作用的影响 [J].
林江辉 ;
李辉信 ;
胡锋 ;
赵海燕 .
土壤学报, 2004, (06) :924-930
[4]   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 [J].
李忠佩 ;
张桃林 ;
陈碧云 .
土壤学报, 2004, (04) :544-552
[5]   不同养分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土质量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 [J].
杨长明 ;
杨林章 ;
颜廷梅 ;
欧阳竹 .
生态学报, 2004, (01) :63-70
[6]   木质素和氮含量对植物残体分解的影响 [J].
黄耀 ;
沈雨 ;
周密 ;
马瑞升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2) :183-188
[7]   环境因子对农业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 [J].
黄耀 ;
刘世梁 ;
沈其荣 ;
宗良纲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6) :709-714
[8]   水分类型对土壤排放的温室气体组成和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J].
蔡祖聪 .
土壤学报, 1999, (04) :484-491
[9]   Straw14CDecompositionandDistributioninHumusFractionsasInfluencedbySoilMoistureRegimes [J].
WANG ZHIMING ;
ZHU PEILI and HUANG DONGMAI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jing ChinaReceived May ;
revised June .
Pedosphere, 1999, (03) :275-280
[10]   旱地和水田有机碳分解速率的探讨与质疑 [J].
黄东迈 ;
朱培立 ;
王志明 ;
余晓鹤 .
土壤学报, 1998, (04) :48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