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阿图什-八盘水磨反冲构造系统研究

被引:30
作者
曲国胜
陈杰
陈新发
Canerot J
李亦纲
尹军平
李军
彭琪宇
尹金辉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新疆油田公司!克拉玛依,UniversityofPaulSabatierToulouseIII,Toulouse,France,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塔里木油田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泽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乌鲁木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阿图什-八盘水磨; 反冲构造; 构造分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070904 ;
摘要
通过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和深部物探 (地震剖面、MT和重力 )综合构造解释 ,在位于东起八盘水磨 ,西至乌鲁克恰特以西的南天山前陆冲断带中 ,确定了阿图什 -八盘水磨反冲构造系统及其三角带构造 ;该反冲系统由小阿图什 -八盘水磨和乌尔 -喀拉套山反冲构造系统及小阿图什 -乌鲁克恰特被变形的反冲构造系统组成 ;即在以往认为南天山向塔里木盆地大规模逆冲推覆的地区 ,塔里木盆地盖层第四纪以来沿多组滑脱面向天山新生代造山带反冲推覆。塔里木盆地反冲构造系统发育的区域基底埋深往往大于 10km ,对应麦盖提基底构造下凹区 ,而相邻柯坪塔格薄皮推覆构造系统发育的区域基底埋深一般小于 10km ,对应巴楚基底构造上隆区 ;逆冲和反冲构造转换带基底埋深约10km ,平衡剖面恢复表明弧形逆冲和反冲构造顶部分别为逆冲和反冲位移量最大位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三维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及其地震成因的探讨 [J].
刘启元 ;
陈九辉 ;
李顺成 ;
郭飚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3) :356-365+433
[2]   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及其北缘前陆盆地板内变形构造 [J].
曲国胜 ;
陈杰 ;
陈新安 ;
张兴林 ;
李涛 ;
尹军平 ;
周洪清 .
地质论评, 1998, (04) :419-429
[3]   新疆大地构造演化基本特征 [J].
成守德 ;
王元龙 .
新疆地质, 1998, (02) :97-107
[4]   帕米尔北缘弧形推覆构造带东段的基本特征与现代地震活动 [J].
陈杰 ;
曲国胜 ;
胡军 ;
冯先岳 .
地震地质, 1997, (04) :14-25
[5]   塔里木盆地地壳结构特征 [J].
邵学钟 ;
徐树宝 ;
周东延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2) :1-5+96
[6]   造山带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弧及其预测附视频 [J].
曲国胜 ;
Joseph ;
Canerot ;
王宗起 ;
赵民 .
地质科学, 1996, (04) :313-326
[7]   西昆仑山构造特征与演化 [J].
潘裕生 .
地质科学, 1990, (03) :224-232
[8]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形成、演化与找油方向 [J].
宋立勋 .
新疆石油地质, 1989, (01) :28-34
[9]   和田断裂带的特征及找油前景 [J].
刘万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3) :326-334
[10]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 地质出版社 , 何登发,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