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不整合的形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72
作者
张吉光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北京
关键词
不整合; 高孔渗带; 不整合油气藏; 海拉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不整合与油气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阐述了采用地质、地震、测井资料所识别的不整合面 ,并将其分为区域不整合和局部不整合 2种主要类型 ,探讨其成因认为 ,不整合的形成与频繁构造活动、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大气水淋滤等有关。然后指出 :与不整合有关的油气藏为变质岩侵蚀残丘、顺向断块风化壳、地层不整合遮挡等类型 ,且具有高凸起上的低断块和低凸起上的高断块易于聚集油气的分布规律 ;不整合面易于形成高孔渗带 ,既可以改善储集体的渗透性 ,又是油气二次运移的良好通道 ;不整合对油气的生成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最后 ,预测斜坡带上发育的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是下一步勘探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66 +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乌尔逊-贝尔断陷油气藏类型与勘探方法探讨 [J].
张吉光 ;
彭苏萍 ;
张宝玺 ;
林景晔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48-50
[2]   应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含油气系统的尝试 [J].
李子顺 ;
杨玉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04) :563-568+562
[3]   贝尔湖坳陷构造迁移与油气分布 [J].
张吉光 ;
陈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2) :15-21+119-120
[4]   海拉尔盆地侏罗—白垩系砂岩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 [J].
林仲虔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2, (03) :227-235+322
[5]   海拉尔盆地构造特征与含油气性探讨 [J].
张吉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2, (01) :14-20+5
[6]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最优化方法 [J].
郝石生 ;
贺志勇 ;
高耀斌 ;
张有成 .
沉积学报, 1988, (04) :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