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早元古代铜矿成矿作用与演化

被引:26
作者
胡维兴
孙大中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铜矿床; 早元古代; 沉积变质; 中条群; 绛县群; 有色金属矿床; 中条山; 成矿作用; 地质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条山重要铜矿床都产于早元古代活动带中。它们是:绛县群(2500—2300Ma)下部变质泥质一半泥质岩中的沉积变质铜矿床和中上部变质钾质火山岩建造中的变质火山斑岩铜矿床;中条群(2300—1830Ma)变质碳酸盐黑色页岩建造中的沉积变质-再造铜矿床。这些原生成因不同的矿床,经过180Ma左右的中条运动及其变质作用,而表现了某些相似的热液和地球化学特征,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原岩建造控制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65+198 +19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晋南西阳河群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J].
乔秀夫 ;
张德全 ;
王雪英 ;
夏明仙 .
地质学报, 1985, (03) :258-269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M].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编辑;.地质出版社.1984,
[3]  
中条山铜矿地质.[M].《中条山铜矿地质》编写组 编.地质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