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东北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12
作者
黄泓
张铭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2]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诊断; 暴雨; 湿位涡; 螺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一个 η坐标暴雨模式的预报结果 ,研究了 1 998年 8月的一次东北暴雨过程。主要对湿位涡和螺旋度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当对流层中低层为正涡度 ,高层为负涡度 ,在垂直方向有较大上升运动时 ,则易导致对流性降水 ;暴雨落区与低层正 MPV1(湿正压项 )区域对应。而且 ,螺旋度和湿位涡与暴雨中心有同时分裂的现象 ,这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位涡在暴雨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J].
王建中,马淑芬,丁一汇 .
应用气象学报, 1996, (01) :19-27
[2]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
气象学报, 1995, (04) :387-405
[3]   暴雨和低层流场的位涡 [J].
王永中 ;
杨大升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4, (04) :411-417
[4]   “81.7”大暴雨位涡与相当位涡的诊断分析 [J].
盛华 .
高原气象, 1984, (02)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