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白蜡人工林小气候特征的时空动态变化

被引:14
作者
王霞
李永涛
魏海霞
周健
王振猛
杨庆山
李长贵
刘德玺
机构
[1]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白蜡人工林; 气象因子; 小气候特征;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17.04.012
中图分类号
S716.3 [森林气候];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在山东省盐碱地造林试验站的12年生白蜡人工林内(山东黄河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定位观测样地),设有25 m综合梯度观测塔(包含森林小气候观测系统),在高度1.5、3.5、11.0、13.0 m处分别设置4层气象传感器(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传感器),在高度3.5、11.0 m处设有两层四分量辐射传感器。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每个月份选择3个晴天代表日,按照数据采集频率为10 min的间隔24 h不间断采集数据,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白蜡人工林小气候特征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一年中,冠层内太阳辐射始终低于冠层上,冠层内年均太阳辐射可降低84.91%;林冠层在4月份表现出一定的保温作用,7月份表现出一定的负作用;一年中,观测塔高度3.5 m处的湿度基本高于观测塔高度11.0、13.0 m处的湿度,且4个月(4、7、10月份和次年1月份)的日变化特征显示林冠层夜间增湿作用明显;不同高度的风速,从大到小依次为13.0 m高处、11.0 m高处、1.5 m高处、3.5 m高处,林冠层年均可降低风速73.54%。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80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滨海盐碱地白蜡与柽柳人工林小气候效应研究.[D].沈运扩.山东农业大学.2014, 12
[2]  
几种常见森林类型小气候特征研究.[D].陈亚锋.浙江农林大学.2011, 05
[3]  
广州帽峰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小气候特征研究.[D].陈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 04
[4]  
北京地区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D].王琛.北京林业大学.2010, 10
[5]  
北亚热带次生栎林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D].杨文睿.南京林业大学.2009, 02
[6]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小气候特征研究.[D].周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 01
[7]  
天山中段天山云杉林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D].郝帅.新疆农业大学.2007, 02
[8]   泰山森林生态站林内外主要气象因子对比分析 [J].
董金伟 ;
白世红 ;
马风云 ;
孙东兴 .
山东林业科技, 2015, 45 (04) :78-81
[9]   城市森林冠层对小气候调节作用 [J].
邵永昌 ;
庄家尧 ;
李二焕 ;
李娟娟 .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06) :1532-1539
[10]   滨海盐碱地白蜡人工林的小气候效应 [J].
沈运扩 ;
董智 ;
王丽琴 ;
张志鹏 ;
邵水仙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 12 (03) :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