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体系氢、氧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1
作者
陈振胜
张理刚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湖北宜昌
关键词
热液体系; 氢、氧同位素; 分馏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了热液体系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其与水/岩交换同位素分馏的内在关系。有效W/R值是除温度条件外,另一控制蚀变岩石和热液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因素。此外还根据数个矿区成矿热液水和蚀变岩石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变化特征对水/岩交换和W/R值的应用及地质意义展开讨论。最后提出热液体系中大气降水和岩浆热液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演化模式简图。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蚀变围岩氢氧同位素组成的系统变化及其地质意义——以西华山钨矿为例 [J].
陈振胜 ;
张理刚 .
地质找矿论丛, 1990, (04) :69-79
[2]   硅酸盐氧同位素标样研制 [J].
刘敬秀 .
岩矿测试, 1990, (04) :276-282
[3]   判定热液矿床成矿介质水的一种有效方法(以西华山钨矿为例) [J].
陈振胜 ;
张理刚 .
地质与勘探, 1990, (04) :7-12
[4]   一个典型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内蒙古白乃庙金矿成因的稳定同位素证据 [J].
陈振胜 ;
张理刚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9, (01) :61-68
[5]   水/岩交换作用及其找矿 [J].
陈振胜 ;
张理刚 .
地质与勘探, 1989, (02) :7-11
[6]  
稳定同位素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理刚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