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水稻土的质地及其调节

被引:7
作者
邓时琴
徐梦熊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白土层; 土型; 漂白层; 水稻土; 稻田土壤; 耕作土壤; 粉粒含量; 肥力; 黄泥土; 保水保肥; 土壤质地; 土壤机械组成; 耕层; 太湖;
D O I
10.13758/j.cnki.tr.1979.05.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土壤颗粒是组成土壤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组合比例即土壤质地,可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物理化学等性质。因此,土壤质地是土壤的重要农业性状之一。水稻的根系有80%以上都是集中在距地表2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无疑,耕层的质地是否良好极为重要。但是,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壤,不仅要有一定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苏州地区黄泥土暗管排水效果 [J].
赵诚斋 ;
程云生 .
土壤学报, 1978, (02) :187-193
[2]   高产水稻土结构特性的初步研究 [J].
姚贤良 ;
赵渭生 ;
于德芬 ;
许绣云 .
土壤学报, 1978, (01) :1-12
[3]   土壤的砂粘性 [J].
邓时琴 .
土壤, 1975, (01) :47-48
[4]   太湖流域低产“白土”的成因及其改良 [J].
于天仁 ;
谢建昌 ;
杨国治 ;
高子勤 ;
陈家坊 ;
沈壬水 ;
丁昌璞 ;
周起崑 .
土壤学报, 1959, (Z1) :44-60
[5]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