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键矿产现状、研究内容与资源战略分析

被引:66
作者
李文昌 [1 ,2 ]
李建威 [3 ]
谢桂青 [4 ]
张向飞 [2 ]
刘洪 [2 ]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关键矿产; 矿床类型; 研究内容; 资源战略;
D O I
10.13745/j.esf.sf.2022.1.25
中图分类号
F426.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关键矿产是指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但在稳定供给方面又存在高风险的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稀土、稀有、稀散金属和部分稀贵金属矿产资源。关键金属由于具有极度耐高温、耐腐蚀、光学和电磁性质优良等物理化学特性,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十年全球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将迅猛增长,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可以说,未来国际矿产资源和科技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集中于对关键矿产资源的博弈。过去十余年来,中国一直为矿产资源第一消费大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对关键矿产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面对国内强劲需求和严峻的国际资源竞争态势,迫切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开展关键矿产成矿基础理论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国的关键矿产种类丰富,成矿过程中关键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成矿机制复杂,矿化类型多样,空间分布成群成带,资源潜力大。未来要聚焦关键金属元素超常富集基础理论,重点解决好三方面的科学问题:(1)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对关键金属元素富集的控制作用;(2)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制与成矿规律;(3)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与分离技术。该文立足于国际关键矿产资源形势,提出了全面提升我国对关键矿产资源的管理、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及保障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思考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1]   喜马拉雅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研究的新突破 [J].
吴福元 ;
王汝成 ;
刘小驰 ;
谢磊 .
岩石学报, 2021, 37 (11) :3261-3276
[2]   富碲化物金矿床中碲的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J].
胡新露 ;
姚书振 ;
何谋惷 ;
俎波 ;
曾丽平 ;
丁振举 .
地球科学, 2021, 46 (11) :3807-3817
[3]   川南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铌-稀土多金属富集层富集规律、沉积环境与成矿模式 [J].
文俊 ;
刘治成 ;
赵俊兴 ;
竹合林 ;
张航飞 ;
张金元 ;
陈东方 ;
钟海仁 ;
郭文彦 ;
游学军 ;
赵伟 ;
凌茂前 ;
李鹏程 ;
何永刚 .
地质学报, 2022, 96 (02) :592-615
[4]   云南中基性火山岩风化壳离子吸附稀土成矿作用分析——以腾冲龙井山安山岩风化壳型稀土矿床为例 [J].
曾招金 ;
祝向平 ;
张彬 ;
高儒东 .
地球学报, 2021, 42 (06) :936-944
[5]   矿产资源国家安全、国际争夺与国家战略之思考 [J].
翟明国 ;
胡波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1, 43 (01) :1-11
[6]   青藏高原南部的主要战略性矿产:勘查进展、资源潜力与找矿方向 [J].
李光明 ;
张林奎 ;
张志 ;
夏祥标 ;
梁维 ;
侯春秋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1, 41 (02) :351-360
[7]   我国铂族元素、钴和铬主要矿床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成矿机制 [J].
王焰 ;
钟宏 ;
曹勇华 ;
魏博 ;
陈晨 .
科学通报, 2020, (33) :3825-3838
[8]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关键金属矿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J].
周涛发 ;
范裕 ;
陈静 ;
肖鑫 ;
张舒 .
科学通报, 2020, 65 (33) :3665-3677
[9]   中国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时空分布与成矿过程 [J].
谢玉玲 ;
夏加明 ;
崔凯 ;
曲云伟 ;
梁培 ;
钟日晨 .
科学通报, 2020, 65 (33) :3794-3808
[10]   风化壳型稀土和钪矿床成矿过程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J].
周美夫 ;
李欣禧 ;
王振朝 ;
李晓春 ;
刘嘉成 .
科学通报, 2020, (33) :3809-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