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温带玉米种质与热带、亚热带种质杂优组合模式研究

被引:62
作者
陈彦惠
王利明
戴景瑞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北京,
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温热玉米种质; 杂优模式; 配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研究评价和分析了代表中国温带玉米主要杂优群的 5个自交系、 3个改良群体与 10个热带、亚热带群体之间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和杂优组合模式。结果表明 ,大多数温热杂交组合产量高于温带改良群体本身产量 ,一些组合产量接近单交种对照 ,温热杂交种具有普遍的超亲优势。苏湾 1号、墨黄9、TS6、 963× 330、豫综 5号×苏湾 1号、黄早 4×墨黄 9、旅 9×墨黄 9热带、亚热带群体和杂交组合的产量和配合力高 ,利用潜力大 ,可加入到玉米育种方案中以拓宽我国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温热杂交组合的抽雄、吐丝、ASI值、果穗性状基本达到温带生产可利用的标准 ,温带种质中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对外来光敏感基因表现显性 ,但植株和穗位特别高 ,应将其作为改良的重点。按照温热杂交组合的产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高的原则 ,筛选出了每个温带杂优群与热带、亚热带种质的最佳杂优组合模式 ,并提出了改良利用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57 / 5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与杂优模式构建的初步研究 [J].
彭泽斌 ;
刘新芝 ;
傅骏骅 ;
李连城 ;
黄长玲 .
作物学报, 1998, (06) :711-717
[2]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J].
王懿波 ;
王振华 ;
王永普 ;
张新 ;
陆利行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4) :17-25
[3]   玉米杂种优势类群和模式的研究Ⅱ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的划分和优势模式初探 [J].
陈彦惠,刘新芝,彭泽斌,张传贞,高素玲,陈秋元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04) :341-343+345-347
[4]   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Ⅰ.开花期性状的直接选择响应 [J].
张世煌 ;
石德权 ;
徐家舜 ;
杨引福 ;
康继伟 ;
汪黎明 .
作物学报, 1995, (03) :271-280
[5]   我国玉米杂交种发展的主要历程、差距和对策 [J].
吴景锋 .
玉米科学, 1995, (01) :1-5
[6]  
玉米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刘纪麟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