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新的铕(III)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10
作者
袁继兵
李嘉航
梁万里
苏树江
石建新
龚孟濂
机构
[1]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
[3] 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
[4]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
[5] 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香港
[6]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
[7] 香港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铕; 红光; 第二配体; 量子效率; 寿命; 热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1.4 [络合物化学(配位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304 ; 081704 ;
摘要
合成了吡嗪 [2 ,3 f]并邻菲罗啉及其一系列衍生物 ,作为第二配体 ,并以二苯甲酰甲烷为第一配体 ,合成了 3种新的铕 (III)三元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组成 ,研究了三种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成膜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 (发光强度、荧光量子效率和寿命 ) ,并初步从理论上探讨含有不同基团的第二配体的结构对铕 (III)配合物发光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这三种铕 (III)三元配合物均为优良的红色发光材料 ,而且在真空条件下均形成均衡的薄膜 ,这为以这三种铕 (III)配合物作为发光层材料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提供了认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282 / 22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研究 [J].
黄玲 ;
黄春辉 .
化学学报, 2000, (12) :1493-1498
[2]   铕(Ⅲ)的双亚砜混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荧光光谱 [J].
张若桦,詹亚力 .
无机化学学报, 1995, (02) :140-146
[3]   1,5-二苯基-1,3,5-戊三酮(H2DBA)及邻菲咯啉(phen)、羟基离子([OH]-)希土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J].
刘金霞 ;
杨汝栋 .
无机化学学报, 1993, (02) :204-209
[4]  
Bright red light-emitt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having a europium complex as an emitter .2 Junji Kido,Hiromichi Hayase,Kenichi Hongawa,Katsutoshi Nagai,Katsuro Okuyama. Appl. Phys. Letter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