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柱头和花柱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特征

被引:16
作者
高超 [1 ,2 ]
杨瑞 [3 ]
郭其强 [1 ]
袁德义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3] 贵州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油茶; 柱头; 花柱;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19.01.001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目的]从显微和超微层面探究油茶柱头和花柱的结构特征,可为探讨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细胞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油茶杂交育种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以开花当天的雌蕊为试验材料,利用细胞学方法研究油茶柱头和花柱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油茶雌蕊具完整的柱头、花柱和子房结构,湿性柱头其表面密布乳突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厚,细胞器丰富,细胞间具有丰富的分泌物。基本组织细胞内含物和细胞器较少,细胞壁薄且壁外无分泌物。整个花柱由3~5根独立花柱组成,上端约2/3部分相互分离形成离生区,从2/3处开始到花柱基部相互连接形成合生区。每根花柱中空,由外表皮、基本组织和花柱道内表皮构成。花柱通道细胞外充满大量分泌物,该细胞比基本组织细胞大而规则、细胞质浓厚,具有腺质细胞的特点。花柱道从上到下贴合逐渐紧密,花柱基部的各花柱道之间相互连通,形成狭小的缝隙。[结论]本研究分析了油茶柱头和花柱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特征,探明柱头乳突和花柱通道细胞为分泌型细胞,基本组织细胞结构单一,从柱头到子房花柱道逐渐变窄,在基部相互连通形成狭小的缝隙,花柱通道细胞从上至下壁外分泌物和细胞内细胞质浓度、细胞器数量与种类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和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Structural and Signaling Networks for the Polar Cell Growth Machinery in Pollen Tubes[J] . Alice Y. Cheung,Hen-ming Wu. &nbsp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 2008
[2]  
Pollen recognition and rejection during the sporophytic self-incompatibility response: Brassica and beyond[J] . Simon J. Hiscock,Stephanie M. McInnis. &nbspTrends in Plant Science . 2003 (12)
[3]   授粉对烟草花柱引导组织结构的影响 [J].
陈妍 ;
王玲丽 ;
刘文哲 .
西北植物学报, 2016, 36 (03) :486-492
[4]  
Pollen tube growth and double fertilization in Camellia oleifera. Gao C,Yuan D Y,Yang Y,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 2015
[5]   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解剖特征 [J].
高超 ;
袁德义 ;
杨亚 ;
王碧芳 ;
刘冬明 ;
邹锋 ;
谭晓风 .
林业科学, 2015, 51 (02) :60-68
[6]   油茶授粉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 [J].
廖婷 ;
袁德义 ;
高超 ;
邹锋 ;
唐静 ;
谭晓风 .
林业科学, 2014, 50 (02) :50-55
[7]   大豆花柱和柱头的显微结构观察 [J].
王学东 ;
于洋 ;
刘岩 ;
崔琳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01) :7-11
[8]   刺五加雌、雄花的花柱引导组织结构观察 [J].
王艳杰 ;
刘林德 ;
孔冬瑞 ;
张莉 ;
王丽娟 .
电子显微学报, 2011, 30(Z1) (Z1) :460-465
[9]   黄牡丹与芍药组间杂交花粉与柱头识别的解剖学研究 [J].
律春燕 ;
王雁 ;
朱向涛 ;
李艳华 .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10) :1988-1994
[10]   荞麦柱头、花柱的结构及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J].
王秀玲 ;
高新起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5) :1221-1224+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