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22
作者
姜爱林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北京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储备;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
D O I
10.16465/j.gste.2004.02.006
中图分类号
F326.1 [种植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正> 如何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笔者在广泛收集近年来有关粮食理论资料的基础上,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介绍,希望有助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进而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粮食保护政策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业结构调整时期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储备的若干对策 [J].
李道亮 ;
傅泽田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04) :10-12
[2]   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 [J].
封志明 ;
李香莲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0, (03) :1-5
[3]   河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思考 [J].
郭造强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0, (03) :37-39
[4]   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相关要素 [J].
王渝陵 .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4) :22-25
[5]   大量储存粮食不如适当储备粮食生产能力——关于实行部分粮田休耕的建议 [J].
严涛 .
中国粮食经济, 1999, (08) :10-14
[6]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之间的良性循环 [J].
羊绍武 .
农业经济, 1998, (01) :42-43
[7]   200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基本判断 [J].
曾玉平 ;
毛寒松 .
调研世界, 1997, (03) :28-30
[8]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 人民出版社 , 本书编写组[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