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成奇
王清连
董娜
付远志
郭腾利
机构
[1] 河南科技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省高等学校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株型性状; 株型育种; 主基因+多基因; 混合遗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探讨棉花株型性状的遗传规律,为通过株型育种提高棉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分析方法,对以短季棉品种百棉2号和中晚熟材料TM-1形成的P1、P2、F1、B1、B2、F2 6个群体,进行了棉花株型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显示:总果枝数、株高/果枝长度和主茎节间长度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E-0);有效果枝数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1);株高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D-0);果枝长度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D-2);果枝节间长度受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C-0);总果节数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E-3);果枝夹角受1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D-3)。总果枝数、株高、主茎节间长度和总果节数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果枝夹角以多基因遗传为主;有效果枝数属于典型的主基因遗传;果枝节间长度属于典型的多基因遗传;果枝长度、株高/果枝长度以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并重。表明:对以主基因遗传或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的性状可采用单交重组或简单回交转育的方法;对以多基因遗传或以多基因遗传为主的性状可采用聚合回交或轮回选择累积增效基因的方法;对以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并重的性状要根据其主基因和多基因的相对效应大小分别考虑,最终达到主基因、多基因同时得到改良的育种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不同株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特征 [J].
宋凤斌 ;
童淑媛 .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26 (04) :700-705
[2]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冠层结构和光合势的影响 [J].
郑毅 ;
张立军 ;
崔振海 ;
吴迪 .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03) :116-118+121
[3]   遮光对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果穗发育的影响 [J].
王秀萍 ;
刘天学 ;
李潮海 ;
李大鹏 .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01) :5-7
[4]   小麦株型与产量结构间的协调性分析 [J].
李万昌 .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05) :966-970
[5]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抗倒伏性状的QTL分析 [J].
顾慧 ;
戚存扣 .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25 (03) :484-489
[6]   水稻株型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J].
张子军 ;
冯永祥 ;
荆彦辉 ;
马丽萍 ;
陈丽霞 ;
薛文多 ;
王新兵 ;
赵红英 .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01) :62-65
[7]   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定位 [J].
杨晓军 ;
路明 ;
张世煌 ;
周芳 ;
曲延英 ;
谢传晓 .
遗传, 2008, (11) :1477-1486
[8]   百棉2号生育特性的初步研究 [J].
朱高岭 ;
王春虎 ;
郭秀华 ;
高卫楷 ;
甘洋洋 .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04) :47-50
[9]   大豆抗倒伏性的评价指标及其QTL分析 [J].
黄中文 ;
赵团结 ;
喻德跃 ;
陈受宜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08, (04) :605-611
[10]   超级小麦理想株型品种选育初探 [J].
张兰萍 ;
唐朝晖 ;
逯成芳 ;
王海萍 .
山西农业科学, 2007, (01)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