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出山径流过程与气象要素多尺度交叉小波分析

被引:43
作者
刘志方 [1 ,2 ]
刘友存 [1 ]
郝永红 [1 ]
韩添丁 [3 ]
崔玉环 [4 ]
王建 [3 ]
王中良 [1 ]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2]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4] 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交叉小波;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非平稳时间序列; 黑河;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4.06.006
中图分类号
TV121 [径流];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运用交叉小波对黑河上游野牛沟气象站1959-2010年和祁连气象站1957-2010年年降水(AP)与年均气温(AAT)、北极涛动指数(AOI)和莺落峡站(1944-2010年)的年均径流量(AAR)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AOI存在3~5 a尺度的显著周期,AAT存在3 a尺度的显著周期,AP存在3 a和4~6 a尺度的显著周期,AAR存在3 a、2.5~4 a和5 a比较显著的周期;黑河上游径流的增加主要是受"暖湿"气候影响;AAR与AOI、AAT呈现出3 a的负相关和3~4 a的近似负相关共振周期,AAR与AP存在2~7 a的显著性的共振周期,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很大,为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受AOI的影响,AAR在1987年发生3 a周期的"丰-枯"转换,受AAT的影响,AAR在1974年和1996年发生3 a周期的"丰-枯"转换,受AP的影响,AAR在1986年发生3 a周期的"丰-枯"转换。降水和气温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137 / 11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基于交叉小波的天山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多尺度特征研究 [J].
刘友存 ;
刘志方 ;
郝永红 ;
韩添丁 ;
沈永平 ;
焦克勤 ;
霍雪丽 .
冰川冻土, 2013, 35 (06) :1564-1572
[2]   天山乌鲁木齐河上游径流极值变化分析研究 [J].
刘友存 ;
霍雪丽 ;
郝永红 ;
焦克勤 ;
韩添丁 ;
刘彦 ;
刘志方 ;
刘灿 .
冰川冻土, 2013, (05) :1248-1258
[3]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 [J].
沈永平 ;
王国亚 .
冰川冻土, 2013, 35 (05) :1068-1076
[4]   西江流域径流与气象要素多时间尺度关联性研究 [J].
董林垚 ;
陈建耀 ;
付丛生 ;
蒋华波 ;
杨雪韵 .
地理科学, 2013, 33 (02) :209-215
[5]   黑河上游山区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J].
李占玲 ;
徐宗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9) :51-56
[6]   近50a来乌鲁木齐河源区径流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J].
孙美平 ;
李忠勤 ;
姚晓军 ;
张明军 ;
金爽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3) :430-437
[7]   近半个世纪中国西北干湿演变及持续性特征分析 [J].
杨金虎 ;
江志红 ;
刘晓芸 ;
岳平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1) :10-22
[8]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研究思考 [J].
陈亚宁 ;
杨青 ;
罗毅 ;
沈彦俊 ;
潘响亮 ;
李兰海 ;
李忠勤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1) :1-9
[9]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J].
焦克勤 ;
叶柏生 ;
韩添丁 ;
井哲帆 ;
杨惠安 .
冰川冻土, 2011, 33 (03) :606-611
[10]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J].
夏军 ;
刘春蓁 ;
任国玉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0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