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山带雪峰隆起区元古宙浊积岩沉积构造背景的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61
作者
顾雪祥
刘建明
Oskar Schulz
Franz Vavtar
郑明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茵斯布鲁克大学矿物与岩石研究所
[4]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 四川成都
[6] 北京
[7] A-茵斯布鲁克
[8] 奥地利
关键词
地球化学制约; 构造背景; 浊积岩; 元古宙; 雪峰隆起; 江南造山带;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3.05.002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江南造山带雪峰隆起区元古宙浊积岩的地球化学组成良好地反映了沉积盆地的板块构造性质,并为解释区域大地构造的性质和演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和新元古代板溪群(包括下部马底驿组和上部五强溪组)地层在主元素成分上无明显区别,总体上以中等SiO2含量和K2O/Na2O比值以及较高的(Fe2O3+MgO)含量为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与典型的后太古宙页岩(如PAAS或NASC)和上陆壳相似,以轻稀土富集、显著的铕负异常和重稀土平坦为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铁镁族元素的含量中等。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指示了研究区元古宙浊积岩很可能代表了一套活动大陆边缘弧后沉积盆地的产物。陆内裂谷盆地模式对于解释新元古代华南地区的构造性质和演化可能并不合适。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的拼接以及Rodinia超大陆的最终形成可能发生在约0.8Ga左右的晋宁(雪峰)造山运动期,而不是全球Grenville造山期末的四堡(东安)运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406 / 42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华南新元古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李献华 ;
李正祥 ;
葛文春 ;
周汉文 ;
李武显 ;
刘颖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271-273
[2]   桂北新元古代两类过铝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J].
葛文春 ;
李献华 ;
李正祥 ;
周汉文 ;
李寄 .
地球化学, 2001, (01) :24-34
[3]   桂北龙胜丹洲群火山岩的地幔源区及大地构造环境 [J].
葛文春 ;
李献华 ;
李正祥 ;
周汉文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1) :20-24
[4]   广西北部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J].
李献华 .
地球化学, 1999, (01) :1-9
[5]   华南巨型锑矿带的特征及其制约因素 [J].
刘建明 ;
顾雪祥 ;
刘家军 ;
郑明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S1) :206-215
[6]   华南晋宁期造山运动──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J].
李献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S1) :184-194
[7]   新元古时期Rodinia超大陆研究进展述评 [J].
陆松年 .
地质论评, 1998, (05) :489-495
[8]   扬子南缘沉积岩的Nd同位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李献华 .
岩石学报, 1996, (03) :359-369
[9]   扬子块体南缘四堡群Sm-Nd同位素体系及其他壳演化意义 [J].
李献华 .
地质科学, 1996, (03) :11-21
[10]   广西龙胜丹洲群细碧岩锆石U-Pb及Sm-Nd等时线年龄 [J].
甘晓春,李献华,赵风清,黄海波 .
地球化学, 1996, (03) :27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