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交叉滞后研究

被引:31
|
作者
海曼 [1 ,2 ,3 ]
秦屹 [4 ]
熊俊梅 [1 ,3 ]
吴慧玲 [1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
[3] 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4]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抑郁; 问题行为; 生活满意度; 青少年;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190113
中图分类号
B842.6 [情绪与情感];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对531名青少年进行五个月的追踪,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考察积极情绪、沮丧、生气三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问题行为、抑郁和生活满意度)间的相互影响。结果:T1沮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预测T2抑郁水平;T1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显著预测T2生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论:高沮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能保护青少年处于"低抑郁状态",而生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青少年低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状态下的易感效能。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邻里环境、父母监控和不良同伴交往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
    侯珂
    张云运
    骆方
    任萍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33 (01) : 85 - 94
  • [2] 初中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学业负担态度与学校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
    徐双媛
    孙崇勇
    高春阳
    李聪
    王洪明
    [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 (08) : 1247 - 1249
  • [3]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指标的再探讨及稳定性研究
    海曼
    熊俊梅
    龚少英
    秦屹
    高苗苗
    [J]. 心理科学, 2015, 38 (06) : 1404 - 1410
  • [4] 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的稳定性及其与母亲教养的关系
    徐夫真
    张玲玲
    魏星
    张文新
    陈亮
    纪林芹
    陈欣银
    [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 (02) : 204 - 211
  • [5] 初中生亲子关系和学校适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黄时华
    蔡枫霞
    刘佩玲
    张卫
    龚文进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 23 (01) : 171 - 173
  • [6]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中国高中生实证调查
    董文婷
    熊俊梅
    王艳红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01) : 88 - 91
  • [7] 长沙市中学生抑郁伴/不伴焦虑的调查
    马静
    禹顺英
    梁珊
    丁军
    冯哲
    杨帆
    高维佳
    林佳妮
    黄春香
    刘学军
    苏林雁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5) : 708 - 712
  • [8] 高中生人格特征抑郁焦虑与自杀意念关系结构模型
    陈洁
    刘金同
    王旸
    杨楹
    张燕
    [J].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 (03) : 291 - 294
  • [9]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
    窦凯
    聂衍刚
    王玉洁
    刘毅
    黎建斌
    [J]. 心理科学, 2013, 36 (01) : 139 - 144
  • [10]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窦凯
    聂衍刚
    王玉洁
    黎建斌
    [J]. 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 (10) : 1195 - 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