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震旦系储集层有机包裹体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6
作者
唐俊红
张同伟
鲍征宇
张铭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特征; 均一温度成分; 同位素; 油气演化和运聚; 天然气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有机包裹体在油气成因、运移和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川西南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中次生成因孔洞缝发育,经历 了多期白云石和硅质充填.对不同期次充填矿物中的有机包裹体特征及荧光进行了观察,测定了各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 度,其主峰分布在120~150℃、160~190℃和200~210℃;并采用真空破碎法对各期有机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及碳同位素 组成进行了分析,其化学成分以CH4和CO2为主,各期中的w(CH4)含量分别为10.09%~22.08%、27.06%~40.40%和 55.33%~74.01%,相应的w(CO2)/w(CH4)值为3.37~5.87,1.20~2.20和0.26~0.63.CH4和CO2的碳同位素组成分 别为(-50.7~-28.4)×10-3和(-18.3~-3.6)×10-3.据此追述了研究区油气的成因性质、油气的演化和运移.结果表 明,研究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的天然气为油型气;CO2主要为有机成因,有少量为无机成因;研究区存在有3期以上的油气 运移,且各期油气演化程度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碳酸盐岩中有机包裹体研究 [J].
唐俊红 ;
张同伟 ;
鲍征宇 ;
张铭杰 .
地质论评, 2004, (02) :210-214
[2]   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震旦系气藏成藏控制因素 [J].
李国辉 ;
李翔 ;
杨西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80-83
[3]   吐哈盆地鲁克沁稠油藏成藏过程初探与勘探意义 [J].
赵文智 ;
李伟 ;
张研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2) :3-5
[4]   碳酸盐岩中包裹体有机质特征与非常规油气评价 [J].
施继锡 ;
余孝颖 .
矿物学报, 1996, (02) :103-108
[5]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M].刘斌;沈昆著;.地质出版社.1999,
[6]  
中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M].于津生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