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虫等生物群在非史密斯地层研究中的应用——以东昆仑阿尼玛卿混杂岩带为例

被引:28
作者
张克信
黄继春
殷鸿福
王国灿
王永标
冯庆来
田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关键词
非史密斯地层; 放射虫; 时态; 相态; 东昆仑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 [各类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造山带混杂岩地层构成的主要特色是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各阶段的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变形变质程度、不同大小的各种构造岩片 (块 )或重叠、或位移、或缺失 ,形成现今统一的混杂物质场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方法则通过混杂堆积中的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分析 ,着重了解各构造岩片的原生生成时代、相环境、古大地构造背景和变形变质历程 .根据在东昆仑阿尼玛卿混杂岩带中新发现的放射虫、孢粉、遗迹化石等资料 ,对该混杂岩带的构造岩片 (块 )时态、相态进行了研究 ,为阿尼玛卿造山带的演化历程提供了精细解剖新资料 .
引用
收藏
页码:542 / 5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东昆仑造山带不同蛇绿岩带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J].
朱云海 ;
张克信 ;
陈能松 ;
王国灿 ;
侯光久 .
地球科学, 1999, (02) :26-30
[2]   东昆仑地区早二叠世生物礁带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J].
王永标 ;
张克信 ;
龚一鸣 ;
张志 ;
骆满生 .
科学通报, 1998, (06) :630-632
[3]   东昆仑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序列重建方法初探 [J].
张克信 ;
陈能松 ;
王永标 ;
龚一鸣 ;
黄继春 .
地球科学, 1997, (04) :7-10
[4]   东昆仑造山带结构及构造岩片组合 [J].
王国灿 ;
张克信 ;
梁斌 ;
张志 .
地球科学, 1997, (04) :16-20
[5]   青海中东部布青山群孢粉组合及其时代 [J].
冀六祥,欧阳舒 .
古生物学报, 1996, (01) :1-25+129-132
[6]   关于非史密斯地层的几点思考 [J].
龚一鸣 ;
杜远生 ;
冯庆来 ;
颜佳新 ;
刘本培 .
地球科学, 1996, (01) :22-29
[7]   广西南部晚古生代放射虫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J].
吴浩若,咸向阳,邝国敦 .
地质科学, 1994, (04) :339-345
[8]   非史密斯地层学简介 [J].
王乃文 ;
郭宪璞 ;
刘羽 .
地质论评, 1994, (05) :482-394
[9]  
二叠纪放射虫Follicucullus bipartitus-F.charveti组合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王玉净,李家骧.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4(02)
[10]   滇西南二叠纪放射虫化石 [J].
冯庆来 ;
刘本培 .
地球科学, 1993, (05) :553-564+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