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以咸阳市为例

被引:16
作者
陈太根
董婕
延军平
郭晓鸽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度; AHP; 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咸阳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选取经济、农业、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区域气候变化适应度的评价子系统,运用AHP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确定对气候变化适应的隶属度并判断适应度。结果表明,咸阳市1998-2007年对气候变化适应的隶属度呈逐年增加趋势,适应度处于由"较弱"向"一般"过渡状态,区域整体及各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处于低水平状态。其中经济系统适应度由"弱"到"强",受不利因素影响程度小;农业系统适应度由"弱"到"一般",受不利因素影响程度较大;社会系统适应度由"较弱"到"较强";资源环境系统适应度由"弱"到"一般",受不利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稳定性差。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关中平原近49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陈太根 ;
董婕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9, (12) :76-81
[2]   基于AHP的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J].
刘晓琼 ;
刘彦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05) :19-23
[3]   干旱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研究进展 [J].
邓振镛 ;
张强 ;
辛吉武 ;
赵鸿 ;
王全福 ;
王鹤龄 .
冰川冻土, 2008, (01) :57-63
[4]   西北干旱区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价初探——以黑河流域中段张掖市为例 [J].
徐进祥 ;
尚庆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6) :119-123
[5]   自然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J].
赵慧霞 ;
吴绍洪 ;
姜鲁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2) :445-450
[6]   关中平原东、中、西部气候干旱化程度比较分析 [J].
李俊霖 ;
延军平 ;
孙虎 ;
徐小玲 ;
赵德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1) :131-134
[7]   对开展全球变化区域适应研究的几点看法 [J].
陈宜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4) :495-499
[8]   全球变化的区域适应研究:挑战与研究对策 [J].
葛全胜 ;
陈泮勤 ;
方修琦 ;
林海 ;
叶谦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4) :516-524
[9]   东北地区植被分布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响应 [J].
吴正方 ;
靳英华 ;
刘吉平 ;
商丽娜 ;
赵东升 .
地理科学, 2003, (05) :564-570
[10]   区域土地生产潜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价——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为例 [J].
赵昕奕 ;
蔡运龙 .
地理学报, 2003, (04) :58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