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1766年以来黄河中游与永定河汛期径流量的变化
被引:11
作者:
潘威
[1
,2
]
郑景云
[2
]
萧凌波
[2
]
闫芳芳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黄河;
永定河;
径流量;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利用清代志桩涨水尺寸和雨分寸记录、近现代器测水文与降雨数据等多种资料,重建/修正了永定河卢沟桥断面和黄河三门峡断面1766-2004年的汛期径流量(m3/s),其在夏秋汛期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109.0 m3/s和5121.1 m3/s。并依据多年径流量平均值±1个标准差值得出了新的丰—枯水发生年表。小波分析显示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30~40年周期,1920年之后,永定河持续性的枯流使河流水量变化周期消失,黄河中游的高频周期则更加发育。两者在1780-1900年存在20年尺度上的变化同步性现象,而1840-1860年代和1890-1910年代两者出现了明显的反相位现象。从1766年以来的情况分析,中国东部季风区进入20世纪暖期之后,黄河中游与永定河卢沟桥以上流域的汛期降雨基本为反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975 / 982
页数:8
相关论文